山西古窯出產的瓷器種類大全
山西古窯出產的瓷器種類大全
山西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可謂“三晉故土,物阜民豐”。山西煤炭資源豐富,使用地區廣泛,一直窯火熾烈。唐宋遼金元時期的山西古陶瓷別具一格,地方特色鮮明。長治八義窯的紅綠彩、平定窯的白釉印花瓷、懷仁窯的油滴釉和剔刻花、榆次窯的兔毫和絞胎、介休窯的細白瓷和油滴窯變釉類、交城窯的花釉等,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國文物網和老窯瓷博物館與大柵欄琉璃廠非遺服務中心聯合承擔國家發改委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部級課題,對山西省古窯址進行了為期11天的調研工作。
八義窯:瓷上彩虹 剛柔相濟
金·紅綠彩清字盤 山西博物院藏
八義窯始燒於北宋年間,所產瓷器品種較多,有純白瓷器、白瓷紅綠彩器、白瓷黑花器、白瓷黑彩器、黑瓷器等,其中紅綠彩瓷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是其一大特色。長治縣八義窯為紅綠彩瓷的重點燒造區域,河南當陽峪窯和河北磁州窯也有少量燒造。
八義窯紅綠彩復燒 紅綠彩彩繪工藝
八義窯的紅綠彩瓷,彩繪線條纖細柔弱,但整體器型頗具北方瓷器的粗獷風貌,這種剛柔相濟的風格在南北方瓷器格局中獨樹一幟,是其獨有的特點。
平定窯:支釘式燒造 古樸自然
平定窯器物 平定窯復燒瓷傳承人張文亮所藏
在中國陶瓷史上,平定窯以其特殊的材質,複雜的燒制工藝,古樸自然的藝術風格而著稱,具有重要的地位。唐窯“南青北白”中“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白瓷窯口就包括了平定窯。
金代平定窯白地刻花蓋罐
平定窯以燒白瓷為主,其釉色潔白,胎色泛灰,兼燒黑釉,還有少量的綠釉、黃釉、結晶釉、窯變釉等。平定窯白瓷從胎質到紋樣裝飾都十分接近或類似於定窯,稍不注意便會混淆窯口。和定窯唯一的區別是,平定窯碗、盤內心留有三個支釘痕,底足不施釉。
懷仁窯:黑釉異彩 特色鮮明
懷仁窯金兔毫盞 懷仁縣文管所藏
懷仁窯,燒瓷以黑釉為主,裝飾有粗線條劃花及剔花兩種,有雁北地區特色,紋樣多數是十分草率的卷草紋,只用單線畫成,不剔空地,有的則是把空地畫成席紋,以弦紋裝飾瓶多見。
金·遼白釉劃花纏枝紋罐 懷仁縣文管所藏
歷史上的懷仁窯是山西主要窯口之一,生產的黑釉特色鮮明,響譽四方。其中油滴、黑釉劃花剔花等尤為突出。
榆次窯:世界僅有的層隔瓷發源地
金代·榆次窯白釉黑彩玉壺春瓶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榆次窯位於原屬榆次縣、現屬太原市東郊的孟家井村。在山西眾多的古窯址中,榆次窯或許並不是最顯赫的,但卻是世界僅有的層隔瓷的發源地。調研組提供的碎瓷片資料表明,在榆次窯的歷史上,層隔瓷確實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榆次窯燒造產品
榆次燒造瓷器的歷史,從歷代文獻記載中可見一斑。明弘治三年《重修佰靈廟記》記載:“榆次縣治之北六十里,有鄉曰孟家井,居氓大率約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晉陽志》雲“窯五十座”。由此可見,直到明代中期,孟家井一帶仍然是窯業興旺,當地大約有300多戶人家繼承了祖輩傳下來的技藝,專心製造陶瓷器並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介休窯:皎潔白皙 酣醇凝脂
北宋·介休窯白釉鏤空熏爐 山西博物院藏
介休窯是山西較大的窯廠之一,位於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鎮,又稱為洪山窯,是宋代九大名窯之一,所產瓷器皎潔白皙,酣醇凝脂,屬定白瓷系列。於上世紀50年代被發現。
宋·介休窯黑釉剔花罐 故宮博物院藏
介休窯燒制的瓷器多為普通百姓的日用瓷器,大部分供應山西市場。介休窯燒制的這些民用瓷器,除了透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還反映出介休窯瓷器樸實自然的裝飾風格。
金·介休窯黑釉托盞 介休窯博物館藏
介休窯以燒制白瓷為主,兼燒黑瓷、白釉黑花瓷和褐彩瓷等,多為盤、罐、盆、蓋碗等日用器皿。其白瓷胎釉白凈、薄細如紙、造型秀氣,敲擊清脆如磬,其獨特的藝術內涵可與定窯媲美,在古陶瓷群芳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為世人廣泛實用和珍愛。
交城窯:燒造時間最早的窯變釉瓷
交城窯老物件展廳展品
交城窯始燒於唐,以白釉產量最大,有盤、碗、壺等器物,還發現有黑釉斑點拍鼓殘片較多。宋代有發展,仍以白瓷為主,也有當時北方各瓷窯所習見的動物小雕塑,還燒制白釉釉下儲彩彩繪裝飾,特徵與介休窯大體相同,儲彩有呈桔紅色者,其他地區極少見,珍珠地劃花裝飾品種有枕、洗等器,但產量較少。
交城窯老物件展廳展品
花釉瓷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燒造時間最早的窯變釉瓷。交城窯花釉瓷以黑釉為底,裝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點,在黑釉瓷器裝飾方法不多的唐代,開創了造瓷藝術的新境界。交城窯在歷史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