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銅香爐的市場價值持續上漲
預銅香爐的市場價值持續上漲提起今年的秋拍,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可染的《萬山紅遍》、潘天壽 《朝霞》,或者是董其昌 《疏林茅屋圖》。但是在文玩界,“逸廬——古器雅集”專場卻早已受到關注。
逸廬主人游心長物,博學好古,多年潛心研究,郊遊甚廣,其學養、心性為人稱讚,其文房收藏之珍,見者無不咋舌。特別是其中的銅爐更是來自於不少的名家舊藏,其中首推王世襄先生舊藏的“大明宣德年制”蚰耳爐(見圖)。爐作蚰耳簋式,口沿平侈,收頸 鼓腹,圈足微外撇,有侈弦一周,雙耳出頸曲折下收於腹部,渾厚有力,粗細富於變化,轉角圓潤,耳洞幾近渾圓。王世襄稱讚此爐“遠勝常見宣德款爐”,可見鍾 愛尤甚。據王老記載,此爐於“1950年2月15日購自地安門大街俊福祥”,曾於“文革”中被抄去,經後人涵養,皮色已漸臻佳境。
文房 一脈,宣爐為首,明代所鑄宣爐,亦是各代文人趨之若鶩之器,除了“宣德年款”之外,私款銅爐也是文房界頗受關注的品種。私款銅爐多為官宦富貴人家的訂造之 物,往往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故不論銅質、款識、皮色、形制,較一般銅爐尤為精絕,並多為孤品,可見其珍罕之程度。此次露面的一件“鑒湖公玉家藏”三足沖 耳爐,造型周正圓渾,為古制爐中典型樣式。精銅鑄成,器表平滑光素,色正而熠熠有光,數百年包漿自然而成,內膛可見跳刀旋紋,乃明人制爐之法並為後世沿襲 不衰者。形、色、款、質,均為上佳,實為明代私款爐中鮮見之作,或禮佛敬神,或玩賞焚香,堪為寶藏。
古代銅器中,銅爐是一個比較特殊的 品種,特別是自從明代的宣德爐出現以後,這種器物更是備受人們的推崇,成為銅器藝術品中的主要器型。銅爐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其情趣和欣賞與黃花梨家 具並無二致。近年來,隨着名家舊藏銅爐價格的不斷攀升,其行情水漲船高,成為收藏市場新的熱點。此次隨着眾多名家舊藏銅爐紛紛釋出,我們對於其市場前景非常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