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幫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背後又有什麼利益鏈
國寶幫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背後又有什麼利益鏈 最近在各網站收藏論壇上,“國寶幫”這個詞彙被頻繁引用。這可是收藏界近年興起的一個頗帶貶義的說法,我們說的國寶幫並非針對全部購買“國寶”的人群,我們只從收藏角度定義國寶幫——“國寶”消費只有作為收藏現象存在才有文化思考的意義。古玩商也可能購買“國寶”,但情況顯然要複雜得多。
‘國寶幫’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
國寶幫中,有一個受害群體,有強烈的投機心理,誤信人言,將贗品當成國寶。另有一個群體,明明知道是贗品,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指鹿為馬,顛倒黑白。事實上,這是最低層的國寶幫成員也是最可憐的一群人。簡單來說,國寶幫分以下幾個群體:
第一群人主要是這種沒有任何文物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更談不上分辨能力,把假東西買回來當國寶的人;
第二群人相比第一個群體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但是限於圈子文化,他們所討論和看到的都是些贗品,而且他們已經投入大量的資金,讓他們去承認這些資金都打了水漂,他們肯定是從心理上也是難以接受的,因為人的本能都會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第三群人本身收藏沒有興趣,也已經不困惑於藏品的真假,他們所謂的藏品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道具,讓假的也能發揮真的的作用,這些人可以說是最高層次的國寶幫了。這些人其實也知道手裡這批東西是被騙了。但是怎麼辦呢?他們乾脆就不想了,直接建個博物館,用的都是一流的安保措施。自從建好了這個博物館之後,想貸款前都請銀行的人來看看,然後一切就變得很容易了。
‘國寶幫’害了誰?
實際上,有人去保護藝術品、保護歷史文物是一種貢獻,值得讚揚。但是,如果拿着一堆假的東西當作國寶,那反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傷害。而這種傷害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國外的中國餐館裡面掛的中國畫簡直是慘不忍睹。我們寧願希望不如不掛,掛這個反而對中國繪畫起到了相反的宣傳效果。你看看國外油畫來中國推廣的都是什麼,基本都是《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之類的,把經典推向全世界是他們的思路。所以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他們名作的複製品。如果把假國寶當作真國寶,損失的將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顏面。
有些人本來就不富裕,傾家蕩產買文物,結果到手的是贗品,那麼豈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當然我們不鼓勵那些財力不足的人玩收藏,但是我們更反對那些為了一己之私忽悠別人玩收藏的人。國寶幫不僅害了相信他的人,也傷害了這些人的文化素養,更傷害了中國的文明和歷史。如果一個人在偽專家的忽悠下,失去辨別能力,把贗品當作國寶,那麼對於他個人的學識、對藝術品的判斷力以及經濟財產都是巨大的傷害。如果這個趨勢繼續發展,很多老百姓都信以為真,把贗品當成真品,這將是對文化的一種屠殺。
‘國寶幫’背後的利益鏈
俗話說: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江湖,利益無處不在,江湖也就無處不在。而利益,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外乎名與利,在“國寶幫”背後,也隱然藏匿着一個名與利的江湖,而且深不見底
“國寶幫”通常會以一個收藏了大量“國寶”的藏家為中心,組成一個小圈子。這些資金充裕而剛入收藏行業的新手成為了“國寶幫”的目標,這些“大藏家”往往資金充裕,動輒幾十萬幾百萬購買,這就在這個“大藏家”背後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就好像圍繞在冀寶齋王宗泉身邊的文物販子、制假者和鑒定專家一樣,他們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共同忽悠他不斷的掏錢購買贗品。與以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忽悠方式不同,這個利益集團更多的是採取做局的方式來忽悠有錢的藏家,給剛涉入收藏行業的大藏家們灌輸一些錯誤的理論,讓他們養成錯誤的收藏觀念。
如何擺脫“國寶幫”的收藏之苦?
經採訪,總結後得到的觀點,辦法無非是兩個層面,一是自救,二是他救
自救,就是要自己培養出理智的收藏心態,要謙虛、多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國寶幫”的固執是出了名的,有位鑒定家說:“他一口咬定東西是真的,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找我鑒定只是盼着我應和他。那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只能裝聾作啞支吾一下了。”而且,實話實說有時候還會敗壞自己的名氣,幾年前這位專家曾實話告訴某藏友,說那幾件東西都是假的,結果藏友不僅沒聽進去,此後逢人便說:“那是個偽專家!把真的說成假的! ”
可以說,“國寶幫”的固執,阻斷了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於是更長時間地蒙在鼓裡,這必須要自己改變態度才行。
自救的同時也需要“他救”,需要收藏同道的關心。某收藏家說,曾有幾個“國寶幫”拿東西來鑒定,只要覺得對方有心理承受能力,他就細細分析解釋藏品的問題何在,對方倒也覺得在理,最終都接受了假貨的現實。因此,客觀詳實表述自己觀點,是對他人負責的最好的交流途徑。
如何避免自己成為“國寶幫”
古玩行存世已久(北宋已相當興盛),個中門道玄妙曲折,難以簡單為外人道。但作為商業存在,一定不會違背商業規則,那就是供求決定價格。倘若缺乏對商業規則的認知,我們起碼要記住這樣一句話:“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生意是要賺錢的。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賠本賺吆喝的情形也會有,但依然不會與商業規則背離
當我們試圖實施某種行為時,一定要參考與此行為不相干者的意見,要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切忌鬼迷心竅,草率衝動,自欺欺人。
不要留戀曾經的意外收穫,並試圖以此來證明什麼,它什麼也證明不了。對真理或真實的認識過程,一定是不斷否定的過程。那麼,否定以什麼為限?可以這樣模糊地把握:不斷地否定,不斷地確立,等到否定得信心全無的時候,就差不多接近真實了。
‘國寶幫’經典問題一一解答
1、我這個買來才100多塊錢,造假成本都不夠,怎麼可能是假的?
答:原因一:造假者不是造這一件假,而是一批假。在這一批假貨中,其中幾件已經賺大賺足,剩下的就隨便處理了。原因二: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造假成本確實很低,一件假貨的製作速度往往快得無法想象;但買家對造假流程不熟悉,過高估計了工藝的難度。
2、這東西全世界存世量可能只有幾十件,但不代表我這裡就沒有啊?我運氣好確實可能買到啊?
答:全世界只有幾十件,這樣的東西以前就被寶貝起來,很少有流落民間的;即使有,也不至於其他地方都不去,偏偏進入你身邊的市場,這樣的概率比中五百萬彩票還難。好吧,就算你運氣極好,你也不可能一個人有好幾件啊。最關鍵的是,專家判斷假貨並不是根據這樣的推理,而是先看器物本身的真假。
3、你自己都沒親手拿過這樣的器物(比如汝窯瓷器,紅山玉器等),怎麼可以斷定我這個是假的?
答:事實上,鑒定古玩真偽有一些基本要素,比如自然生成的包漿,比如古代器物的造型原則,如果這些都不符合要求,那必假無疑。
4、有個水平很高的專家說這個“不錯”啊,為什麼你說這是假的呢?
答:有的專家出於種種原因,不願意實話實說,就用“不錯”、“還好”、“好看”、“少見”、“可以玩玩”、“有點味道”之類的詞語應付;如果用“老的”,“真的”,“清代的”這類詞語作答,就基本上可靠了——如果這不是偽專家的話。情況顯然要複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