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茶具的發展史
中國陶瓷茶具的發展史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主要產地,是茶的故鄉,飲茶之習,古已有之。相傳四千多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古稱“荼”,由此可知茶在我國古代始於藥用。茶不僅其味清香,而且能清暑解毒,理氣順食,提神助思。茶作為日常飲品,成為時尚,有其演變、發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專門的器具——茶具。隨着不同時代、不同飲茶習俗和方式的變化,茶具的形制亦不斷有所改變。歷代文獻記載、繪畫的作品以及文物實物等等,都為我們今天區分各時期的茶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而且可以相互印證研究。有關茶具的文獻記載很多,文物實物又以陶瓷器物居多。本書收錄的中國歷代茶具,基本可以貫穿於中國茶具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
一、 據目前已知的文獻記載,飲茶之習俗始於漢之蜀地和江南一帶。漢代王褒《僮約》中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和“武陽買茶”等記載,證明早於漢代,作為飲料的茶已成為商品進行買賣。早期飲茶並非如同今日,茶葉常配以姜、蔥及其他食物混煮成湯或供藥用。煮茶、飲茶因此還沒有專用的器具,炊器、飲器多是一物多用,酒具、茶具基本通用,未見有明顯的差異。據《三國志·吳書·韋曜傳》記載:“孫皓密賜荼荈以當酒”,說明三國時期已有以茶代酒來款待客人了。這裡收錄的青黃釉耳盞,平面作橢圓形,兩側附月形耳,腹較淺,平底,施青黃釉,造型古樸雅緻。耳盞又稱羽觴,還見有銅製和漆製品,常與托盤一起使用。直口、筒身、平底的青釉盞,內外遍施青釉,常見於江南地區陶瓷器中。以上兩器物均為漢代飲器,在茶具與其他飲具分化出來以前,均可兼作茶具使用。
晉、南北朝時期,專門化的茶具從飲食器逐漸分化出來,首先出現了帶托盤的青釉茶盞。盞托又稱茶船、茶拓子,為承托茶盞,以防燙指之用具。據唐代李匡乂《資暇錄·茶拓子》記載“始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茶杯無襯,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杯傾,及以蠟環楪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環代蠟,進於蜀相……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狀焉。”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也有類似之記錄。據現有考古資料證明,托始於唐之說不確切。盞托是從托盤發展而來,東漢已有一盤托四至六隻耳盞,以後逐漸減少,至東晉已出現一盞一托,南朝時,更普遍生產,成為當時風行的茶具。東晉、南北朝時期茶盞,有盞與承托以釉相粘連和不粘連之分。盞與托配套使用,既大方得體,又可隔熱,避免盞熱燙指,構思巧妙。這裡收錄的青釉連托盞,為東晉器物,耳盞和托盤以釉相互粘連,托盤為圓形敞口,淺腹,平底,通體施青釉,造型樸實雅緻。青釉盞、托,為南朝器物,盞為直口,深腹,餅足;托為敞口,淺腹,餅足,內外劃雙勾線蓮瓣紋,均施青釉,紋飾清晰自然,造型古樸大方。這時期的茶盞的顯著特徵大多為餅足,底部露胎。雖然此時的茶具種類不多,但為唐宋以後茶具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茶具中除上述盞與托外,還有另一種我們常說的“茶壺”,但過去不叫壺,而稱為“湯瓶”,是注水的容器。常見的雞首湯瓶產生於三國末年至兩晉時期,以越窯為多見,德清窯等瓷窯均有燒制,它的出現對唐宋以後的形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早期的雞首湯瓶多數是在小小的盤口瓶的肩部一側置雞首,尖嘴無頸。閉口的流為實心,僅起裝飾作用。另一側塑雞尾,頭尾前後對稱。肩部置雙系,腹部豐圓,全器宛如伏卧的雞。器身施青釉,平底露胎。東晉時,瓶身略變大而高,頸部加長,雞冠加高,雞嘴由尖而改為圓,中空成管狀,作流通入瓶內,雞首已成為一種象徵性的裝飾。相對的另一側設圓股形把柄,上端貼於器口,下端連於上腹,肩部兩側置條形系。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又加飾龍頭,有的雙系平削成橋形,器型優美。到南朝時期,瓶形完全繼承東晉時的形制,但器腹明顯高而豐,口緣成高洗口,頸變得比東晉瘦長,把柄也變粗而高,肩部置對稱的平削橋形系,平底露胎,形態從秀美向實用演變。隋代的雞首瓶瓶身更加修長,頸亦細長,洗口增高,雞首高昂作曲脖打鳴狀,形象較前期生動,趨向寫實,把柄仍保持南朝時的龍形貼飾,肩部雙系出現新的形式,足部微外撇。隋、唐初期,越窯仍生產雞首湯瓶而不見執瓶,唐中期以後,則多產執瓶,雞首湯瓶少見。
二、 唐代茶具在中國茶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與其飲茶的傳統及方式有相當大的關係。當時飲茶風尚極為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具的生產,尤其是產茶之地的瓷窯發展更加迅速,越州、壽州、婺州、邛州等地既盛產茶,亦是盛產瓷器的地方。這時直接用以飲用的茶具為盞(陸羽在《茶經》中稱為碗),其器型較碗小,敞口淺腹,斜直壁,玉璧形足,最適於飲茶。由於盞製作精細,釉色瑩潤,因而廣受矚目。最負盛名的當為越窯盞和邢窯盞,可代表當時南青北白兩大瓷系,均為當時的貢品。越窯盞和邢窯盞在造型風格上有明顯的區別。越窯盞“口唇不卷,底卷而淺”,邢窯盞較厚重,外口沿有凸起卷唇。唐代南方青瓷以越窯為代表,主要窯址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一帶。越窯盞是陸羽在《茶經》中所推崇的窯器,並用“類玉”、“類冰”來形容越窯盞的胎釉之美,在當時影響甚大,倡和者頗多,如顧況《茶賦》:“舒鐵如金之鼎,越泥如玉之甌”、孟郊《憑周況先輩於朝賢乞茶》:“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韓偓《橫塘》詩:“越甌犀液發茶香”、許渾《晨起》詩:“越甌秋水澄”、李群玉《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詩:“紅爐炊霜枝,越甌斟井華”等,都是讚頌越窯盞的名句。這裡收錄的越窯青釉盞,既是唐代最流行的式樣,也是唐代越窯的大宗產品,均為典型的唐代器物。唐代越窯盞托托口一般較矮。浙江寧波市出土的一批唐代青瓷器,還有帶托連燒的茶盞,托口沿捲曲作荷葉形,茶盞作花瓣形。代表北方白瓷的邢窯,主要窯址在今河北省臨城、內邱兩縣境內,是當時茶盞的主要生產地。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談及邢窯盞曰:“凡貨賄之物,侈於用者,不可勝記。絲布為衣,麻布主囊,氈帽為蓋,革皮為帶,內邱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白居易稱"白瓷甌甚潔。”釋皎然詩曰:“素瓷雪白漂沫香”。陸羽《茶經》也認為,邢窯盞“類銀”、“類雪”。這裡收錄的邢窯盞,廣口,外卷唇,斜弧腹,玉璧形足,通體施白釉,造型靈巧,釉色淡雅。邢窯盞在陝西、河南、河北、湖南以至廣東等地唐墓葬中常有出土,正說明了當時邢窯盞“天下通用之”的情況。晚唐時,茶盞的式樣越來越多,有荷葉形、海棠式和葵瓣口形等,其足部已由玉璧形足改為圈足了。這裡收錄晚唐時期的越窯盞和邢窯盞,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器物,可與唐代早期的茶盞相比較。
茶具除陶瓷製品外,還有金、銀製品。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唐代地宮出土的唐代皇室宮廷使用的一系列金、銀茶具和碑石物帳的詳細記載,可清楚了解當時宮廷所使用的茶具品種。以金、銀製成的茶具器皿更為富麗堂皇。這裡收錄的菊花形金盞,其口和腹均製成菊花瓣形,腹下斂,菊瓣形足外撇,盞心以菊花蕊裝飾,器型如盛開之菊花,製作精美。花形銀盞,花形口,花瓣形弧腹,胙下內斂,花瓣形高足外撇,口、足邊沿均飾折枝花卉,造型高貴典雅。以上兩件器物,應為唐代宮廷或上層人物使用的茶盞。
晚唐時茶具又產生新的變化,這與當時新興的一種飲茶方法-“點茶法”有關。“點茶法”即先將茶末置於盞內,再以湯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盞內,將茶末調成膏狀,再持湯瓶向盞中沖注適量的沸水而成飲用的茶,向茶盞中沖注的動作稱為“點”。點注特別講究技巧,強調水流要順暢,水量要適度,落水要準確。此法沿續至宋代最為鼎盛,一直處於飲茶的主導地位。作點茶用的湯瓶,形製為廣口,高頸長腹,肩部由晉時的雞首狀流變成了管狀或多棱狀流,瓶口緣下與肩部之間設一曲形把。這時期的瓶口已由晉時的盤式口變成了撇式,有帶系的,也有無系的,底部還是保持過去的平底沙胎,瓶的形體顯得更加穩重端莊。這裡收錄的唐代長沙窯印花褐彩斑雙系湯瓶,撇口,外卷唇,短頸,溜肩,筒身,平底,肩部置八角形短流,相對處由頸至腹上部塑並條形曲柄,肩部兩側亦置並條形系。短流和雙系下均貼印棕櫚樹及對鳥圖案,並加褐彩裝飾。外壁施青釉不到底,造型穩重大方,為典型的長沙窯器物。長沙窯出土的這類器物上還發現有“題詩安瓶上,將與買人看”詩句,可知當時此類器物稱瓶(現稱作壺或執壺),當為煮或盛沸水向盞中點茶注湯用的湯瓶。這時還收錄了和長沙窯青釉橫把湯瓶,為直口,短頸,溜肩,腹下漸收,平底,肩部分別置管狀短流和管狀直把柄。外壁施青釉不到底,造型秀雅,別具匠心。除青釉外,還有代表北方白瓷系的白釉湯瓶,其形製為廣口,外卷唇,長頸,溜肩,高身,腹漸收,平底,肩部分別置管狀短流和帶式曲把。外壁施白釉不到底,造型輕盈秀巧。以上湯瓶雖然形制和產地不同,但都有其共同特點,即長肩、肩部置短流、平底、施釉不到底,均是典型的唐代器物。
唐代貯茶用具,陸羽《茶經》中雖然未見列出,但在唐代趙璘《因話錄》卷五中,就有“茶必市蜀之佳者,貯於陶器,以防暑濕”的記載。這種用於貯茶的陶器,實際上應為瓷瓶(現多稱為蓋罐)。當時用於貯茶的瓷瓶較為典型的是直口、豐肩、鼓腹、平底之蓋罐。這裡收錄的越窯青黃釉刻花蓋罐,器身刻以卷草紋,蓋刻飾蓮瓣紋,通體施青黃釉,為晚唐貯放茶末的器皿。
五代時,湯瓶的器型發生了較多的變化。此時的式樣,底部一改唐代的平底面為圈足,瓶的流較前代稍長,瓶身則以橢圓形為多,這裡收錄的越窯刻花雞頭流湯瓶,為直口,溜肩,斂腹,圈足,肩部分別置雞首流和雞尾狀把柄,通體施青釉,造型美觀清秀。越窯刻花雙系湯瓶,為直口,高頸,折肩,圓腹,圈足,肩部分別置管狀曲流和帶式曲把,兩側塑對稱花形系,通體施青釉,造型穩重端莊。值得一提的是,其流用刀修飾成尖角形,更易於在點茶注湯時控制水量和準確度,防止余水滴漏,設計更趨合理。用作飲器的茶盞茶托亦有作五瓣、六瓣的花瓣形,這裡收錄的越窯連托盞,盞與托相連,合二為一。盞為撇口,深直腹,下承托盤;托盤為敞口,淺腹,喇叭形高足,形體秀麗輕盈,為典型的五代越窯產品。
三、 宋代飲茶多用一種廣口小圈足的小型碗。也稱為盞,南北瓷窯幾乎無不燒制,式樣較前代有所增多,釉色有黑釉、醬釉、青釉、白釉和青白釉等,但黑釉盞最受偏愛,這與當時“鬥茶”風尚有關。原因有二:宋時飲的是餅、團茶,即把一種半發酵的膏餅碾成細末,放在茶盞內,再注以初沸之水,茶湯表面便浮起一層白色的沫,這種白色的茶沫和黑色的茶盞色調分明,黑釉盞自然最為適宜“鬥茶”,此其一;“鬥茶”時要求茶盞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溫度,黑釉盞胎體較厚,能長時間地保持茶湯的溫度,故倍受鬥茶者的推崇,此其二。“鬥茶”在宋初已極為盛行,即使是北宋末年徽宗趙佶也常與臣屬鬥茶,上行下效,頗具影響。趙佶在其《大觀茶論》中說:“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競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唐庚在《鬥茶記》中也記有"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說明當時鬥茶風氣之盛,由於黑釉盞為鬥茶的最佳茶具,因此黑釉盞的燒制盛極一時,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專燒黑釉盞的瓷窯,分布於江西、河南、河北、山西、四川、廣東、福建等地,其中以福建建陽窯和江西吉州窯所產之黑釉盞最為著名。這裡收錄的建陽窯盞,斂口,斜腹壁,小圈足,因土質含鐵成分較高,故胎色黑而堅,胎體厚重,器內外均施黑或醬黃色釉,底部露胎。有的盞內外還有自然形成的絲狀紋,俗稱“兔毫”,是當時人們最喜愛的產品。許多詩人還賦詩加以讚美,如蔡襄《茶錄》有:“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蘇軾也賦詩讚曰:“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毛色尤宜”;黃山谷詩讚:“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楊萬里詩讚:“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陳蹇叔詩讚:“鷓斑碗面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以上所記兔毫、兔毛、兔褐金絲,均是兔毫盞之別名。北宋後期,建陽窯還專為宮廷燒制鬥茶用的黑盞,足底常刻有“供御”和“進琖”等官家款。這裡收錄的建陽窯“進琖”款蓋,可窺見當時宮廷茶具一斑。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永和鎮,所產黑釉盞頗具盛名。它利用天然黑色塗料,通過獨特的製作技藝,生產出變化多端的紋樣與釉面,達到清新雅緻效果。這裡收錄有富於變化的玳琩釉盞,有獨創的剪紙貼花團梅紋盞,有折枝梅花紋盞和造型新穎別緻的蓮瓣形盞等。而"壽山福海"描金盞,在傳世品較為少見,說明這類器物在當時產量不多。該器物內外遍施黑釉,釉色黑而瑩潤。內壁以金彩繪兔毫紋地,由盞心至口沿呈放射狀,四面開光,光內分別書“壽山福海”四字,寓意吉祥,造型樸實端莊。與此相同的茶盞有一件在日本收藏。
宋代的青釉、白釉和青白釉茶具在全國各地也普遍生產,形制、胎釉各具特色,不乏有許多精緻的茶具出現,顯示出制瓷工藝的精湛水平,當時制瓷業以生產青釉瓷為主流,故青釉茶具為數很多。 除汝、官、哥、鈞窯外,還有龍泉、臨汝、銅川、湘陰、餘姚、上虞、黃岩、同安、泉州、連江、福清、廣東等瓷窯均生產青釉茶具。居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窯,窯址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專為北宋宮廷燒制瓷器,所產器物,施釉肥厚,如若堆脂,釉色晶瑩溫潤,胎質細膩,色如香灰。但汝窯燒瓷時僅20年,故傳世品稀少,南宋已有“近尤難得”之嘆。有關該窯生產的茶具。南宋周密《武大舊事》書中收錄的一份宋高宗的寵臣張浚向高宗進奉禮物的清單中,汝窯瓷盞即為其中一項,而傳世盞托極為少見,官窯亦是宋時專為宮廷燒制的御用瓷窯,所產器物,釉色凝厚潤澈,玉質感強,開紋片,其胎骨有灰黑色和紫褐色。這裡收錄的南宋官窯粉青釉把盞,其口微斂,弧壁淺腹,圈足,肩腹部一側附環形把柄,通體施粉青釉開紋片,造型輕盈俏麗。以紋片著稱於世的哥窯瓷,紋片多種多樣,色澤不一,但以黑色為主,俗稱“金絲鐵線”,部分器物有文獻中稱的“鐵足紫口”。哥窯傳世茶具為數不少,如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件哥窯八角形盞,通體八方形,口微外撇,瘦圈足,內外均施灰青色釉,釉面瑩潤,有金絲鐵線紋。該器製作精緻,為哥窯瓷器中的傳世佳品。以艷麗色彩、變幻無窮名世的鈞窯瓷,其獨特之處在於它的一種乳濁釉,釉內含有少量的銅元素,燒出的釉色青中帶紅,宛如藍天中的晚霞。器物施釉肥厚,多有牛毛紋和蚯蚓走泥紋。其品種繁多,生產量大,所產茶具有湯瓶、盞、杯等,杯式分為直口敞式和直口斂式等。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聞名於世,尤其宋代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燒製成功。更使青瓷釉色之美達到一個新的高峰。粉青釉釉層凝厚,釉面透明光澤,外觀柔和淡雅,有如青玉;梅子青釉的釉層更加厚,略帶透明,釉面光澤,色調可與翡翠媲美。這裡收錄的龍泉窯青釉盞,為廣口,斜直腹,小圈足。內外均施粉青釉,釉色凝厚瑩潤,開紋片,製作工整,為不可多得的北宋器物。臨汝窯為宋元時期燒制民間用瓷的窯場,分布於今河南省的臨汝縣,所產青瓷器物胎體、釉層較厚,釉色青中閃綠。這裡收錄的臨汝窯盞,形製為斂口,深腹,下腹急收,圈足。全器光素無紋,除盞內心無釉外,內外均施青釉,釉色均勻厚潤,青中閃綠,胎骨堅實厚重,造型簡樸古拙。以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為代表的耀州窯,以生產青釉瓷器為主,所產器物,胎質灰白而薄,釉色勻凈,青中閃黃,俗稱薑黃色,露胎處呈淺褐色。這裡收錄的耀州窯青釉海棠形盞,形製為花瓣形腹壁,圈足,內外均施青釉,青中泛黃,造型精巧別緻,紋飾華麗雅緻的耀州窯印花盞,形製為侈口,深腹,小圈足。盞內壁印纏枝菊,底心印一朵盛開的菊花,外壁刻菊瓣紋。該器物裝飾飽滿,布局嚴謹,畫面清晰。這種印花盞內壁以模印製,產量高,質量精,廣受時人喜愛。造型素雅靈巧的耀州窯盞,形製為廣口,斜腹壁,小圈足,通體光素無紋,為典型的宋代民間生活實用品,也是當時產量較多的品種之一。此外,其他瓷窯生產的青釉盞,亦工巧品精。這裡收錄的同安窯青黃釉刻花盞,形製為廣口,斜腹壁,腹較淺,小圈足,內壁刻牡丹花卉圖案,輔以篦點紋,外壁飾以由底向上呈放射狀的篦劃紋,內外均施青釉。器物圖案結構嚴謹,紋飾清晰,造型纖巧而工整。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窯址位於河北曲陽澗磁村及東西燕山村,為宋代北方著名的瓷窯。定窯以燒造白釉瓷器為主,所產器物釉面呈牙白或乳白色,胎骨潔白,堅密細膩,其中白釉盞最為精巧。定窯雖也燒墨釉、醬釉盞,但因胎骨較薄,使茶易冷,茶冷則水痕易退,故不為鬥茶者所推崇。
宋代興起的青白釉,以江西省景德鎮窯產品為代表,具有獨特的風格,其釉色介於青、白兩色之間,硬度、薄度和透明度等都達到了現代硬瓷的標準,代表了宋代瓷器的燒造水平,特別是採用覆燒之後,產量倍增,青白瓷生產地廣,生產的茶具種類、式樣也相當豐富。這裡收錄的影青印蘆雁穿花紋盞和湖田窯印花蓮瓣形盞等青白釉茶具,亦不失為當時的上乘之作。
另一種重要的飲茶器具就是烹具。據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說:“近世瀹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證明當時烹茶已由鍋改為湯瓶了。從宋代的文獻記載和繪畫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所使用的湯瓶形制,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清楚地繪出用於煮或盛沸水之湯瓶,蔡襄《茶錄》說:“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淮,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從文物實物看,宋代的湯瓶,南北方瓷窯都有普遍燒造,其頸、流、把都改為修長形,腹為長腹或瓜棱形圓腹,式樣較前代多,有瓜棱形湯瓶、獸流湯瓶、提梁湯瓶、葫蘆式湯瓶等。尤其是瓜棱形湯瓶,在宋代瓷中比較多見,其形體多變,有仿金銀器式樣燒制的,肩一側置彎曲流,另一側塑扁帶式曲柄,以景德鎮製品最精。宋代瓶形的變化,更加科學,喇叭形口,易於注入液體;管狀長曲流已比唐代增加三至四倍,其流、把多與口平齊,液體可以灌滿器內,增大了湯瓶的容量。這裡收錄了各種不同釉色的湯瓶,有影青瓜棱湯瓶、青白釉瓜棱形湯瓶、醬釉湯瓶、青釉湯瓶等等。形制基本與繪畫中的相近。
古代烹茶,常有帶蓋的罌貯清水置於爐旁,以備酌取。這裡收錄的影青四耳瓜棱形貯水罌,可視作烹茶時的貯水器物。該器為直口,溜肩,瓜棱形腹,圈足,肩部分別置四個對稱條狀環形耳;帽形蓋,頂端塑S形條狀鈕。通體內外遍施瑩潤透亮的青白釉,胎薄釉厚,胎釉結合緊密,三彩雙耳罐,亦為當時烹茶時貯水器之一種,形製為直口,鼓腹,圈足,肩部置對稱雙耳。腹部畫花卉紋飾,並施以綠、淺黃、褐三彩釉,色彩清晰艷麗。
唐宋時期主要飲餅、團茶。為使餅、團茶易於保存,常需定期焙茶,然後用茶籠“盛之,置高處,不近濕氣”(蔡襄《茶錄》)。為保持餅、團茶之乾燥,也定期從茶籠中取茶餅碾研成末,分裝數個小蓋罐內,隨用隨取,或外出時便於隨身攜帶。小蓋罐在唐代已出現,宋代產量有更大發展,幾乎各地瓷窯都有燒造,說明它與人們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其用途多種多樣,可盛裝藥品、香料和化妝用品等,也可用作盛放茶末之器皿,形制基本為直口、豐肩、鼓腹、圈足。這裡收錄的簡潔靈巧的龍泉窯小蓋罐,紋樣清晰的吉州窯竹簍紋蓋罐,紋飾華麗的影青印花蓋罐,均可用盛放茶末的實用器皿。
飲茶用食物作佐料伴飲的習俗由來已久,且因時代、地域、風土嗜好、民間習慣不同而異。唐代有用鹽、姜、蔥等作為煮茶時常備的佐料。宋代還有用核桃、松子、芝麻、羅漢果等作為佐料。佐料以小碟置之,用以待客,量少品精,自然清香,既增加茶香,又別有一番情趣。這裡收錄的一組北宋影青花口小碟,可視作時人盛置食物佐料的器皿。
元代茶具以青白釉居多,黑釉盞顯著減少,茶盞釉色由黑色開始向白色過渡。這裡收錄的色彩斑斕的鈞窯天藍釉盞,釉色勻凈滋潤的樞府窯盞,輕盈秀巧的青白釉月映梅枝紋盞以及青花纏枝菊紋小盞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茶具。高足杯是元、明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元代除景德鎮燒制的青花器與樞府器外,浙江龍泉窯、福建德化窯、河南鈞窯、河北磁州窯與山西霍縣窯等都生產這類杯式,款式差別不大,典型式樣為口微侈,近底外較豐滿,承以上大下小的竹節式高足。
元代的瓶式,其腹部仍保持修長形狀,但重心下移。而在流的設計方面則變化較大,已由唐宋時期高於肩部,改為置於腹部,流長而曲,把、流基本與口平齊,流貼附於腹下部,這和腹的承重點成正比,形制秀美中顯得莊重。典型的湯瓶以玉壺春瓶為瓶身,流置於腹部,為了與瓶身相對稱,流較宋代的長,高度一般與瓶口平齊。為便於倒水,嘴向外傾斜,由於過長易損壞,故在流與頸之間連以S形飾物。把手與流對稱,下端亦置於腹部。瓶口外侈度較玉壺春瓶為小,蓋扣其上。此種湯瓶主要以景德鎮青花瓷器為多,浙江龍泉窯也有燒制,其他北方瓷窯未見有這類產品。
四、 明代茶具,因飲茶方式與唐宋時期截然不同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明及祖朱元璋下詔廢團茶,改貢葉茶,確立了葉茶的地位和飲茶方式,從而使茶具在釉色、造型、品種、使用方法等方面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由於白色的瓷器最能襯托出葉茶所泡出的茶湯的色澤,茶盞的釉色也由原來的黑色轉為白色,摒棄了宋代的黑釉盞。從明代茶具中,我們可明顯看到一個大轉變:盞由黑釉轉而為白釉。屠隆《考槃餘事》稱:“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高濂《遵生八箋》曰:“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白瑩,樣式古雅,有等宣窯印花白甌,式樣得中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欲試茶色貴白,豈容青花亂之”;謝肇淛《五雜組》說:“蔡君謨云:茶色白,故宜於黑盞,以建安所造者為上。此說余殊不解,茶色自宜帶綠,豈有純白者?即以白茶注之黑盞,亦渾然一色耳,何由辨其濃淡?今景德鎮所造小壇盞,仿大醮壇為之者,白而堅厚,最宜注茶。建安黑窯,間有藏者,時作紅碧色,但免俗爾,未當於用也”;張源《茶錄》稱:“茶甌以白磁為上,藍者次之”。這些文獻記載都說明當時崇尚白釉盞,以便觀茶色之優劣並辨其濃淡。此時的景德鎮,制瓷工藝相當發達,已是全國制瓷業的中心,所創製的各種色釉和彩飾不斷增加,尤以青花瓷最為突出。
雖然飲茶在明代又回歸到了自然簡樸的方式,但茶具並未因此而停滯不前,相反,這更使明代的茶具得到充分的發展,品種更加多樣化,功用更加明確,製作更加精細。人們的思想意識、藝術追求和社會風尚等更能通過茶具的書法、繪畫圖案,甚至造型等裝飾手段表現出來。當時飲茶,一改點茶之習,開始直接用瓷壺或紫砂壺泡茶葉,並逐漸成為時尚。壺的名稱也於此時出現。壺的使用彌補了盞茶易涼和落塵等不足。茶壺基本保持元代形制,只是流的曲線部位增加成S形,流與把手的下端設在腹的中部,結構合理,更易於傾倒茶水,並且能減少茶壺的傾斜度。流與壺口平齊,使茶水可以保持與壺體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形制秀麗而豐滿。此時的壺與唐宋時期的湯瓶雖均為茶具,但功用有所不同,明代茶壺用於泡茶,唐宋時期的湯瓶是作煮或盛沸水供點湯沖茶之用,其功能近似明代以後單純用於煮水的煮水器。這種煮水器,明代以後已與茶具區別開來,一般不作為專門的茶具看待。對於明代泡茶用的茶壺,明代馮可賓《茶箋》說:“茶壺窯器為上,錫次之。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這裡收錄的青花花卉紋小壺和青花高士圖執壺,均為明代景德鎮產品,其形體不大,正反映了以小為貴的時尚。
明代以壺泡茶,以杯盛之。款款而飲的方式廣受歡迎,杯的式樣亦與前代不同。明代高足杯將元代接近垂直的足部改作外撇足,增加了穩定感。在製作工藝上,足與杯身用釉粘結,交結處有一釉的中間層,所以空心足內底常有一個帶釉的乳突。高足杯發展到明代,種類較多,有竹節高足杯、無節高足杯、八方高足杯等。除高足杯外,小巧玲瓏的日用茶具,在永樂、宣德時期也有很多新的創燒,如永樂青花瓷器中的名器壓手杯,其胎體由口沿而下漸厚,坦口,折腰,圈足,執於手中正好將拇指的食指穩穩壓住,並有凝重之感,故有“壓手杯”之稱。其外壁所繪青花纏枝蓮,紋飾纖細。青白色的釉面,光澤瑩潤。杯內心常見有小篆"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以圖案環繞。這種精心設計的新品種,在明代就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谷應泰《博物要覽》稱:“永樂年造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有雙獅滾球,球內篆書‘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白字,細若米粒,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中心畫雙獅滾球和花心的兩種,明萬曆、清康熙均見有仿製品。這裡收錄的造型輕盈玲瓏的青花各式小杯,紋飾各有不同,千姿百態,有青花蓮紋、奔馬紋、花鳥紋以及“狀元及第”等文字小杯,還有醬釉刻花小杯和青花褐彩魚紋小杯,裝飾圖案清晰自然,均可反映明代茶杯式樣。
明代以來飲用的主要是葉茶,貯茶主要用瓷或宜興紫砂陶的茶罌。形制基本為直口,豐肩,腹下漸收,圈足,造型典雅別緻,既美觀,又實用,這裡收錄的紋飾流暢、色彩艷麗的青花人物蓋罐和青花花卉蓋罐,均為貯存茶葉的器皿,其中青花攜琴訪友圖蓋罐,所繪紋飾色澤濃艷,釉汁凝厚而瑩潤。最為珍貴的要數明代崇禎年間的青花“上品香茶”銘小蓋罐,其蓋為扁圓形,蓋面以青花繪菊花紋;罐為直口,短頸,豐肩,斂腹,圈足,器腹外壁兩側主題圖案均用青花繪立馬圖,以火焰紋相間,馬鞍部均飾方形招牌,其上分別書“上品”、“香茶”字樣。該器釉汁瑩潤,青花色彩鮮艷。此類瓷罐應為裝置茶葉出售的包裝器皿。
五、 清代飲茶之習與明代相同,茶具無顯著變化,陶瓷器仍以景德鎮為代表,可體現整個時代的制瓷水平。這時期所產茶具釉色較前期豐富,品種多樣,有青花、粉彩以及各種顏色釉,茶壺口加大,腹豐或圓,短頸,淺圈足,體形較前代縮小,流短直,設於腹部,把柄為半圓形,附於肩與腹之間,給人以穩重之感。這裡收錄的造型新穎別緻的青花山水紋提梁壺,為清代乾隆年間產品,所繪青花紋飾色澤明快,令人愛不釋手。此外,造型沉穩古雅的青花帶字雙系壺,色澤艷麗的粉彩花鳥、花蝶紋提壺和粉彩麒麟送子圖提梁壺等等。式樣各有千秋,均為清代燒制。
錫制茶壺也是當時廣受歡迎的茶具,僅次於窯器,其優點還在於不易磕裂或碰碎,易於保管。這裡收錄的清代錫提梁壺、杯,內設一活動陋茶葉渣漏筒,構思獨特。
清代飲茶用杯,無論是釉色、紋飾,還是器型方面,都有進一步的發展。這裡收錄的幾組造型、紋飾各異的小杯,以及色彩艷麗的五彩龍鳳紋小杯,造型清秀大方的青花釉里紅花卉紋杯和青花團鳳紋杯,體現了清代以來人們對文化、生活藝術的追求。
在款式繁多的清代茶具中,首見於康熙年間的蓋碗。開創了一代先河,延續至今,未有間斷,蓋碗又稱焗盅,由蓋、碗、托三位一體組合而成。蓋利於保潔和保溫,且易凝聚茶香;碗敞口利於注水,斂腹利於茶葉沉積,且易泡出茶汁;托利於防止茶水溢出,又利於隔熱。品茶時,一手把碗,一手持蓋,一邊以蓋撥開漂浮於水面的茶葉,一邊細品香茗,給人以穩重大方,從容不迫的感覺,、使用蓋碗又可以代替茶壺泡茶,可謂當時飲茶器具的一大進步,這時收錄的清秀淡雅的青花花卉紋蓋杯,高貴雅潔的銅胎琺琅彩描金雲蝠紋蓋杯,玲瓏秀巧的粉彩花卉紋蓋杯,可見清代茶具的風範。
清代茶葉罐仍以瓷與紫砂器為主,形制多樣,有方形、圓形、花瓣形等。從總體上看,器型有所加大,頸部有所加高,底部有圈足,平底。這裡收錄的造型挺秀大方的青花"囍"字方形罐,紋飾艷麗而清逸,均為清代的常用茶具。
茶具中,還有壺、若干小杯以及茶盤配套組合使用的。壺、杯、盤繪以相應的紋飾,獨具韻味。這裡收錄的造型富麗堂皇的墨彩山水紋壺、杯、托,為民國時期的器物。造型莊重美觀的白釉描金國徽紋壺、杯、托,為70年代景德鎮的產品。
這裡還收錄了部分玉質茶具,使用玉質茶具更能顯示主人高貴顯赫的身份,雍容華貴。明代的雙螭耳白玉杯,工藝精湛,玉質幼嫩柔和。清初的雙龍耳青白玉杯,製作工整,瑩潤雅潔。
六、聞名古今中外的宜興紫砂茶具,明代以來異軍突起,倍受矚目,在眾多茶具中獨樹一幟。紫砂茶具以江蘇宜興產的品質獨特的陶土燒制而成,土質細膩,含鐵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和吸水性能,最能保持和發揮茶的色、香、味。由於宜興陶土豐富,最宜制壺,因而紫砂壺成為宜興的主要產品,發展迅速。明代至今,一直享有盛譽。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認為:“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稱宜興陶壺“能發真茶之色、香、味”。紫砂茶具經過民間藝術家和文人墨客的改進、創新,融會了文字、書法、繪畫、篆刻等多種藝術手法,產品自成一派,令人愛不釋手。先後出現了不少制壺名家,如明代最著名的制壺名家供春,號稱“四家”的董翰、趙梁、袁錫和時朋,時稱“三大”的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清代的陳鳴遠、楊彭年、陳曼生等都享有盛名。這些名家手制的小壺都獨具風格,深得時人喜愛。這裡收錄的紫砂茶具,雖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亦可從中一睹清代宜興紫砂器的丰采。
開始出現於雍正年間的彩釉紫砂器,是為了滿足達官貴人追求華麗富貴的心理要求而生產的,是紫砂裝飾的新工藝,它是紫砂工藝和景德鎮的釉上彩工藝結合起來的嘗試,曾於清代風靡一時。由於這種裝飾掩蓋了紫砂器自然、質樸的本質特點,因而在宜興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儘管如此,但也生產了不少傳世的佳作。這時收錄的宜興彩繪人物紫砂壺,腹部均彩繪戲劇人物,色彩明艷,生動趣致。造型高貴優雅的宜興藍彩壺、杯,器物內壁施以柔和悅目的白彩,外壁施以色彩絢麗華貴的藍彩,令人倍加珍愛。這此紫砂茶具,反映了這時期紫砂加彩器的工藝水平。
千百年來,我國飲茶之俗經久不衰,飲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由於這種愛好,使人們將品茶逐漸向藝術化發展,並把品茶作為一種顯示高雅、素養與寄託情感、表現自我的藝術活動來加以追求和創造,因而茶具也不斷得到藝術的再創造。當人們置身清幽的環境,口啜清茗,並且欣賞和品味宛如藝術品的精緻茶具,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怡情、高雅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