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對中國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對中國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是元初南方文人畫的領袖人物,他不僅在文人畫理論上大有建樹,而且以他終身的藝術實踐,為我們創作了大量的文人畫作品,給後世以深遠的影響。
趙孟頫文人畫理論十分豐富,他主張師法古人,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摹古、仿古,而是托古改制。趙孟頫所指的“古意”是指古人的情意,它的主要成份是情感,是與“筆力”、“形似”等形式因素相對而言的,但又脫離不開形式的因素。他厭惡南宋的院體畫風,而主張師法唐人和北宋的藝術思想。趙氏追求“古意”的宗旨是為了建立文人畫的“雅”,主張作畫“不求形似”,要有氣韻,要“與物傳神”,要“簡略”。趙氏所指的“不求形似”是說要抓住對象的神情動態,不要過分追求細節而言的,只有“不求形似”,才能“出眾工之右耳”。以書法筆趣入畫,做到詩、書、畫、印有機結合,以嗇文人畫的文學趣味是趙孟頫的又一理論特色。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詩、書、畫三結合的結果,使文人畫能更好地表現作者的文采,加強、深化作品的主題的和畫意,以補充畫面的不足,在反映物象的同時,形成自己的面貌,並抒發各種不同的情感,使作品在圖繪形象之下,具有更深層次的內蘊。
趙孟頫是一位山水、人物、鞍馬、花鳥全能的畫家。山水畫取景取平遠小全景,較好地表現了一種清幽、淡然的藝術風格和境界,更重視畫面的布白及其穩定性,使畫面緊湊而又舒展中和、無宋人構圖的膨脹感。趙孟頫的人物畫分道釋人物畫和肖像畫兩大類,前者人物神態生動,風格渾穆。後者,大多有所寓意,以寄託他的思隱和懷舊之情。趙孟頫的鞍馬畫,是趙氏身世的物化,圖中籠罩一種空寂寧逸的氣氛,寓有作者“休逸之思”和不得志的苦惱。
趙孟頫的花鳥畫在若不經意的逸筆草草中,做到形象和書法趣味兼具、畫風恬淡幽雅。他在枯木竹石畫中刻意創求書畫同源的個性內容。
趙孟頫的文人畫不僅有深刻的思想的內容,而且有完滿的藝術形式,給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宗法趙氏山水畫的,在元代的有黃公望、王蒙、吳鎮、趙原等人,他們繼承趙孟頫師古人,不求形似的文人寫意山水畫傳統,並把它發展到高峰,他們有淡墨干皴的粗松虛和的筆法,去簡化和概括董源、巨然、荊浩、關仝為表現特定景物而形成的皴法,提煉、改造成為自己特色的新皴法和筆觸,去描繪景物。明、清文人山水畫,受趙孟頫影響的有吳派的沈周、文徵明及其後繼者;明末的董其昌等畫中“九友”;清初的“四王吳惲”,“四僧”,清中期的“揚州畫派”、“新安畫派”、“金陵畫派”以及近代的“海派”等,無不受到趙孟頫的影響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