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拍賣市場是否需要改革創新
拍賣會現場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表示,藝術品市場這些年給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快、熱、不穩定。作為第一批投入到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的人士,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甘學軍是中國拍賣業20多年曆程的參與者和觀察者,對這個市場有切身的體驗和看法。
甘學軍說,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之快是他們這批開拓者始料不及的。那個年代的政策法律等都不足以解決藝術品拍賣的發展障礙。1994年,嘉德進行第一場拍賣時,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進行了報道,兩個小時成交額突破了100萬美元,記者評論“這意味着北京將繼紐約、倫敦之後,成為另一個國際藝術品交易重鎮。”當時他還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沒想到10年之後就成了現實。特別是2005年以後,拍賣市場幾乎呈幾何級數增長。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全年拍賣總成交額也就兩三千萬元,2010年已經達到560多億元,甚至躍居全球藝術品交易額第一的位置。
世界上沒有另外一個國家對藝術品的交易特別是拍賣這種公開市場擁有如此高的社會關注度。中國人對於本土的傳統文化遺產充滿熱情和自豪感。但從整體看,人們的平均審美水平還比較低,這些熱情里很大動力是源於對財富的追逐。這無可厚非,商品經濟社會主要就是通過價格來體現物品價值內涵。驅動拍賣行情的另一主因是人們的文化自豪感,人們擁有收藏珍貴藝術品的熱望,這些都客觀上反映出中華文化復興的潮流。
甘學軍認為,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恢復和發展也就20多年,市場發展的不穩定是發展初期的必然狀態。市場發展不穩定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歷史造成國民文化藝術水平和鑒賞能力比較低,大眾沒有一個持續、系統、穩定的心態來對傳統的藝術品進行研究、觀察、欣賞。其二,2000年以後,資本的進入使這個市場充滿了投資的氛圍。任何的投資市場都是起伏不定的,這個市場真正產生幾何級數膨脹就是資本進入的時候。從投資角度去觀察,就不會對市場的起伏感到奇怪。甘學軍認為,指責“市場亂象由資本帶來”是特別不負責及膚淺的。並不是資本進入導致中國藝術品市場亂了,剛好是因為資本介入還不夠、不成熟,才產生了一些市場問題。“藝術品市場也是市場,凡是有市場的地方都需要人多、錢多。”他說。
但甘學軍也指出,國內藝術品拍賣行業在當下遇到嚴重的瓶頸,在拍賣行自身積極探索、變革的同時,也需要政府進一步的扶持和推動。
目前,拍賣市場遇到瓶頸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行業自身發展的規律。藝術品市場極速發展了20多年,它的形態發生了變化,需要減速調整一下。其次,根本原因是整個市場的生存和發展環境發生了變化。20多年前拍賣業無法可依、無條例可行,到現在卻幾乎每做一件事都有很多條條框框束縛,最重要的是這些條條框框離實踐太遠。例如《拍賣法》就已經嚴重不適合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需求,拍賣的審批環節也嚴重阻滯着整個行業的調整轉型。
甘學軍說,業界20年前就提出改變“中國藝術品拍賣由外國人來主持”的現狀,提高中國藝術品在國際市場的價位。但無論是價格判斷依據還是內涵發掘上面,目前中國藝術品都依賴於國外資料的佐證,依賴於國外市場價格的支撐,這對於國內這麼大體量的市場來講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一直在呼籲要重啟文物藝術品市場特別是拍賣市場的新一輪開放和改革。要在國際範疇內考察中國文物藝術品的現狀、問題和方向、方式、形態,基於這個觀察才能調整我們的法律法規、行政管理方法,否則真的會走到瓶頸甚至是窮途末路。”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