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談中國文物工作(參觀首都博物館)
習大大談中國文物工作(參觀首都博物館)2014年,習近平參觀首都博物館,在珍貴館藏文物展台,
中華文化發展繁榮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保護歷史文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飽含着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擔負著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加強歷史文物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始終為習近平所關注、所思考。無論是對有關報告的批示,還是到地方考察調研,習近平歷來高度重視文物保護,並身體力行推動保護和搶救文物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就文物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提升文物保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近年來,我國文物事業取得很大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是世界文物大國,又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文物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各級文物部門要不辱使命,守土盡責,提高素質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2016年4月,習近平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發表重要講話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到陝西省西安市調研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時代,從公元前206年開始,綿延400多年,為中華文明寶庫留下了璀璨的成果。這次展覽將展出來自中國27家博物館的450多件精美文物,從多個側面展示中國漢代多姿多彩的社會風貌,傳遞中華民族不斷進行文明創造的智慧結晶。從這份中國文化珍貴遺產中,法國和歐洲觀眾能夠更為形象地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傳承。
——2014年10月,習近平為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題寫序言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國家確立的抗戰紀念設施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應當受到嚴格保護。遼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迅速落實對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的維修改善工作,儘早恢復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明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負起主管部門責任,對國家確立的抗戰紀念設施進行一次排查,有類似阜新情況的,務必抓緊進行維修,切實做好保護、利用工作,充分發揮其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9月,習近平對一份反映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遭破壞的報告作出批示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秦俑,人們稱之為“地下的軍團”。法國總統希拉克參觀之後說:“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1987年,這一塵封了2000多年的中華文化珍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還有大量文明成果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記憶遺產名錄。這裡,我要對教科文組織為保存和傳播中華文明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1987年,在中國陝西的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20件美輪美奐的琉璃器,這是唐代傳入中國的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我在欣賞這些域外文物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對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滿足於欣賞它們產生的精美物件,更應該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滿足於領略它們對以往人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應該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着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北京是世界着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要本着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講話
修舊如舊,保留原貌,防止建設性破壞。
——2013年11月,習近平對籌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報告作出批示
充分肯定近年來正定古城保護工作。要繼續做好這項工作,秉持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即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
——2013年8月,習近平在一份關於河北正定古城情況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中共六大會址是中國革命歷程的重要舊址,也是中俄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重要象徵。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十分珍視中共六大這段歷史,也十分珍惜中俄兩國人民相互支持的歷史。我們建立中共六大紀念館,是要銘記歷史,是要繼承和發揚中俄傳統友誼,促進兩國世代友好。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中共六大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上發表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