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胎瓷器鑒定 鑒賞
絞胎瓷器鑒定 鑒賞
絞胎又稱攪胎。絞胎瓷器起源於唐代,器型多為枕、瓶、香盒,現存世完整器物較少。絞胎的發現幾乎與三彩同步,經過新中國成立後的多次考古發現,絞胎與三彩的窯口相同。絞胎瓷器因胎色白中帶粉紅,既有稱陶者,又有謂瓷者,各執一詞,不一而足。
恰巧手邊有近幾年收集到若干片絞胎和絞釉瓷片標本(圖1),現將其中一組具有代表性的標本通過比對分析來觀察絞胎與絞釉的細微區別及心得,供諸位方家分享。
一、絞胎罩透明釉(圖2)從此片絞胎可以看出,胎體是由高嶺土胎泥和摻有一定高氧化鐵礦物的胎泥相絞,然後掛透明釉燒制而成。由於褐、白兩色泥料相絞、擠壓、拉伸而形成的夾花就產生出了多種紋理,如木理紋、羽毛紋、團花紋、流水行雲紋等。
二、絞胎罩透明釉點綠彩(圖3)在絞胎罩透明釉的基礎上,為加強器物的外觀效果,便出現了在外層的透明釉中散點綠彩的裝飾手法。其他工藝同上。
三、絞胎褐色釉三彩(圖4)絞胎瓷器外壁施釉,有白釉、青釉、綠釉、三彩釉。以黃釉居多,三彩釉最少見。僅見的完整器是陝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三彩絞胎騎馬射鵰俑,馬通體為褐黃色,布滿木紋狀花紋,騎士身體及佩劍部分在褐色釉的基礎上點有綠彩。
筆者這片絞胎三彩瓷片,是以黃色、褐色、綠色釉為主體,稀薄部分為透明釉,從外觀可以直接看到兩色絞和胎體。既有三彩之美觀,又能顯現出器物的絞胎特質。實為不可多得的標本。
四、絞胎貼面(圖5)絞胎貼面器物可以從瓷片截面看出胎體是由素胎之外層再貼絞胎製成(圖6)。有觀點認為絞胎貼面器物為二次燒制,但從標本顯微特徵觀察,素胎與絞胎結合很好,並無二次燒成跡象。但並不排除有二次燒制的工藝。這方面的詳細論述可見高阿申先生與錢偉君先生合撰的《唐絞胎器的胎、釉和製作工藝研究》。
五、所謂絞釉(圖7)絞釉似乎為絞胎貼面工藝的演變,現在所能見到的絞釉瓷片標本,可明顯看出絞釉部分與素胎之間的分界。同一片標本上絞釉成分有厚薄不均的現象,表現出“厚處如貼胎、薄處如施釉”的特點。從標本顯微觀察判斷,實際所謂絞釉器物的外層是一種薄貼或蘸和胎質絞泥後再掛釉燒制而成。這樣的判斷是否成立,也是所謂絞釉器物需進一步探究的地方。
六、絞泥紫砂(圖8)從現存考古發現的證據來看,絞胎、絞釉工藝在宋靖康之後就已失傳。到了清代嘉道年間,瓷器圖案上仿木葉、大理石紋的出現,其淵源還在絞胎、絞釉。圖8為一片清末期絞泥紫砂茶盞標本,從其特徵中就可看出絞胎貼面的製作工藝。
文中所列絞胎、絞釉標本具有的共同特徵是釉面稀薄,密布細小蠅翅狀翹片,紋片緊密、片片泛光。釉極薄處達到十分之一毫米,釉厚處如瓷枕底部流釉、積釉達到四毫米左右。上彩時應用多種工藝,釉下、釉上挂彩都有。胎質多為陶胎,色澤有白色、粉色、褐色、灰色、黑色幾種。鑒於當前造假手段也與時俱進,提醒大家在遇到整器時不要輕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