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檀傢具的發展史及價值分析
清代紫檀傢具的發展史及價值分析清代傢具是在宋、元、明傢具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起來的,最終形成了具有強烈代表性的民族風格和歷史特徵——“清式傢具”。清式傢具的品種十分豐富,保存至今 的主要有床榻類、櫥櫃類、凳椅類、條桌類、台架類和屏風類等。多採用紫檀、花梨、酸枝、雞翅、鐵梨等硬木。也採用楠木、樟木、核桃木、榆木及其他硬雜木。 其中以紫檀(學名叫檀香紫檀)、黃花梨效果最好。本文就紫檀製做的清式傢具談點粗淺認識。
紫檀被普遍認為是最上等的製作傢具木料之一。我國最早關於“檀”木的記載始見於《詩經·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一句熟悉的詩句似乎訴 說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就已經認識並利用了“檀”木。紫檀,公元3世紀(東漢晚期),在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提及,時稱“紫檀”。我國自古即認為它是 所有木料中最名貴的材質之一。但是將紫檀特質發揮到極致,還是在明清兩代。
在明代,皇室每年派官吏赴南洋群島採辦,如鄭和下西洋達七次之多,除海上絲綢之路與各國貿易往來外,還廣收南洋珍貴木材,因此南洋群島所產紫檀美材, 幾乎被採伐殆盡。當時進入中國的紫檀木,差不多都彙集於京城。明朝滅亡後,囤積的紫檀原料被清皇朝全數接收所用,清皇朝對紫檀的痴迷,賽過歷朝歷代。據 傳,明朝宮中所存紫檀原料,到清中期時,已基本用盡。
從目前傳世傢具的精品數量及藝術價值來看,傳統傢具的兩個黃金時代當推明嘉靖、萬曆到清康熙早期的黃花梨傢具(明式傢具)和康熙、雍正和乾隆期間的紫 檀傢具(清式傢具)。用料選材上,清朝更將紫檀作為宮廷傢具的首選用材,不但派官員至各地督辦,而且製作時選材亦甚為講究、用料要求清一色,各種木料互不 摻用,甚至盡量採用同一根木料製成,且木料須無節無疤,無標皮,色澤均勻,不適用者寧可棄之不用也不將就。在製作結構上,為求外觀色澤紋理一致和堅固牢 靠,往往不用小材料拼接,用料較實在,使整件作品呈現的氣勢顯得寬大、厚實和穩重。紫檀木本已貴重,以大料製作,就格外珍稀,所以明清時的宮廷紫檀傢具, 都可稱是國寶了。
紫檀一直被皇家視為製作傢具的美材,這種“寵愛”。從大量的傳世傢具看,清代的紫檀傢具遠遠多於明代。一是由於客觀上明朝從南洋群島所進的紫檀美材悉 數被清政府接收,因此清初紫檀原材料富足,二是因為清廷主觀上對紫檀的極力推崇,造就了紫檀傢具的輝煌,形成了“清式傢具”。
清前期製作的紫檀器物的原材料,多為明末的庫存。同時,清政府將紫檀作為宮廷傢具的首選用材,更是派員到各地督辦,將紫檀一一收歸宮廷。到了清中後 期,紫檀的數量已急劇減少,自然及人為的原因使紫檀變得越發珍貴。那時,清廷採辦的紫檀原木與明時的有區別,這種紫檀樹榦扭曲,少有平直,空洞多,就有了 “十檀九空”說法。正因為這種原料難以取材,使清廷對紫檀格外珍視,對其使用有着相當嚴格的控制,也因此採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清宮中的檔案均對此有明 確記載。可以說崇尚紫檀的是清宮廷,毀盡紫檀的也是清宮廷。清皇宮中所存紫檀余料,一說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全數用盡,另一說是袁世凱稱帝時用盡。民間根 本無力承受用紫檀製作傢具,也無緣用到紫檀木。這從某種方面來說也限制了清紫檀傢具工藝的兼容並蓄,而只成為皇室喜好的代表。
清式傢具,從其風格特點上看,大致可概括為三個階段。清早期,“明式依存”;清三代,“清式尚麗”;清晚期,“難拾清風”。
康熙以前的紫檀傢具,大體保留着明式風格,以致現在已不容易判斷其確切年代。那時的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傢具還是用紫檀木製成。蘇制風格因其明式特徵舉世聞名,但它的製作也相對比較保守,已漸漸不能滿足統治階層及社會時尚的需要,客觀上要求有新式的傢具取而代之。
到了康熙晚期,特別是清雍正時,皇帝加強了中央集權,繁榮了經濟,為傢具業的興盛提供了有力條件。雍正在位期間,造辦處為皇宮承製了許多精品紫檀家 具。許多貴族文人包括皇帝自己也都參與了紫檀傢具的設計。這時的紫檀傢具製造業中高手輩出,成為創作活躍的重要歷史時期。當今,一些傳世的清代紫檀傢具, 結構考究,用料精選,做工精細,裝飾華美,富於變化,屬清式風格且無繁瑣之弊,是清時藝術價值最高的作品。清乾隆時期的傢具,尤其是宮廷傢具,在用料和工 藝上已不惜成本,為達無以附加的境地,並着重創新,同各種工藝品相結合,如金、銀、玉石、寶石、珊瑚、象牙、琺琅器、百寶鑲嵌等。據資料記載,乾隆皇帝對 紫檀非常重視喜愛,如同其醉心於所有古董、藝術品一般,他積极參与了造辦處的傢具設計、製作、修復、式樣、尺寸以致修改。此時宮中的傢具製作深受其審美觀 點的影響,件件製成的傢具都留下了其思想和情趣的烙印。
但清乾隆後期,對紫檀傢具的追求過分侈靡,走向了極端,在傢具上增加了過多非功能性的裝飾部件,顯得繁瑣累贅,破壞了整體效果。不同的階段,折射出當時社會政治經濟背景及上層社會的思想特徵及氣質。
清式傢具和明式傢具在造型藝術上的風格截然不同。清式傢具以豪華繁縟為風格,其骨架堅實、渾厚,方直造型多於明代曲圓設計,題材多變創新,有時整體光 素堅實,而局部又加以細膩雕刻,品相、式樣均殊於前人所設計的風格;同時清式傢具在外型上大膽創新,變肅穆為流暢,化簡素為雍貴。在設計裝飾風格上,明式 崇尚意境,受當時人文環境背景影響;而清式注重形式,呈現清代另一番風格思想,各富其美。
清式傢具,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頗多。現在頤和園裡的紫檀傢具受外來影響最為明顯,但當時的工匠不能很好地消化國外藝術的精華,所以作品堆砌的成分偏多。
紫檀傢具的衰弱與清王朝的興衰相伴。到了清末,紫檀木已奇缺,但清宮廷對紫檀的奢侈追求仍不改。在傢具的製作中,一直沿用廣式做法,材料耗費殆盡。又 經過火燒圓明園和多次動亂的洗劫,清式紫檀傢具毀多存少,因此清式紫檀傢具在國際市場上也有其特殊的地位。這也就是一件清式紫檀傢具在世界級的拍賣會上, 總是以天價被收藏家門搶購併收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