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的來歷——年畫的發展史
年畫的來歷——年畫的發展史
中國人過年曾有很多習俗,其中很多都已離我們漸行漸遠,成為了一種記憶,甚至是一種傳說。貼年畫或許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傳統是不會死去的,即便它不再彰顯,也仍然會作為一種基因,滲透在我們的血液里。
“年畫” 一詞流行於民國初年,年畫是我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很多的民間習俗、傳說、思想等等,都可以從年畫中認識到。
“年畫”這個詞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據王樹村先生所着的《中國年畫發展史》一書考證,最早出現“年畫”這個詞,是在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49)李光庭所着的《鄉言解頤》一書中,其中有“新年十事”一節,在“年畫”事里說:“帚舍之後,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然如《孝順圖》、《莊稼忙》,令小兒看之,為之解說,未嘗非養正之一端也。”
李光庭為直隸(河北)寶坻縣人,他所見的年畫是指前人所說的“衛畫”,即楊柳青作坊刻印的《二十四孝》、《大慶豐年》之類。
李光庭最早提出了“年畫”的說法,但這一稱謂並沒有被人們統一採用,直到清光緒年間,年畫還常被人們稱做“畫片”或“紙畫”,這仍然是沿襲了宋代人的說法。
年畫在不同地方還有不同的稱謂,如過去北京人常稱年畫叫“衛畫”。因北京銷售的年畫出自楊柳青,楊柳青距離天津衛十餘公里,故叫“衛畫”。
民國初年,“年畫”一詞連同部分年畫作品刊載於北京《京話日報》上。大致與此同時,上海陰陽合曆的石印畫亦被約定俗成稱為“月份牌年畫”。從此,“年畫”一詞才被普遍使用。
宋代世俗文化里年畫真正形成
“年畫”的名稱是民國初年才被普遍使用的,那麼,這個事物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年畫最早是以門神的形式出現的,如果追溯年畫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漢代甚至秦代,然而年畫的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按王樹村先生的說法,年畫藝術的形成有兩個標誌:其一,年畫作品已由宗教崇拜物變為世俗商品,並通過木版刷印廣為流播;其二,以描寫和反映世俗生活為主的年畫藝術已發展成一門獨立的畫種。年畫藝術發展到宋代,則具備了上述兩個標誌。
宋代初期,太祖趙匡胤採取“杯酒釋兵權”的策略鞏固中央集權,同時鼓勵開國功臣等在歌舞相伴的安逸享樂中度過晚年,這刺激了以瓦舍為代表的世俗生活的發展。瓦舍也稱瓦肆,是宋代開封城裡勞動大眾的遊樂場所,娛樂方式豐富多樣,民間說唱歌舞、傀儡雜戲等皆集中於此。寬鬆的社會環境也為手工業、商業的繁榮提供了保障。市民對世俗文化的需求逐漸增大,年畫等年節點綴之物廣受市民歡迎。譚紅麗、唐家路所着的《年畫》對此有很多描述。
宋代文人畫、風俗畫藝術的發展,也是年畫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條件。由於宋太祖不喜歡收藏名畫,許多歷代名畫流落市井,這為民間藝人學習傳統文人畫技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宋代的年畫泛稱“紙畫”,有版印和手繪兩種。版印年畫主要題材有門神及門畫、灶王馬、鍾馗、桃符、春牌等。這類年畫在使用上都是一年一換。而且粘貼在居室的固定位置上,其藝術形象基本定型。而北宋時雕版印刷技術達到新的高度,也是年畫流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手工繪製的年畫內容主要是描寫鄉村世俗生活,着重反映農家喜慶豐收、合家歡樂或村童嬉戲的場面。由於這類作品深受歡迎而繪製速度較慢,於是,劉宗道等民間藝人便創造出“底樣”摹拓法,用一份手稿摹拓數百份畫,上市出售。這種底樣摹拓技法,直到清末在蘇州、綿竹、楊柳青畫坊里,仍一直流傳着。
明朝官場文化讓年畫重喜慶
明朝建立以後,人們對驅魔逐鬼的門神、鍾馗信仰漸漸淡化,而盼望百福臨門、五穀豐收、子孫昌盛、長生不老的思想日漸濃厚,因而,寓意吉慶祥瑞題材的繪畫有了較大發展,從而也促進了年畫的發展。
據史料記載,明朝宮廷中常將《耕織圖》、《三月韶光》等風俗畫,以及明太祖朱元璋起家征戰之事的繪畫懸掛於宮中,以教化皇親國戚以及宮中貴人。這類繪畫選材與年畫十分近似。如朱元璋“身所經歷艱難起家”在現代年畫中仍有表現。
另外,明代年畫中喜慶題材的作品較多,與當時官場權貴之間請客送禮、賀喜慶壽之風也不無關係。明代中期嚴嵩被誅抄家後,書畫目錄中有許多頌揚喜慶題材的繪畫,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寓意喜慶吉利、迎福納祥內容的年畫在明代越來越多。
吉祥年畫經過幾千年歷史的積澱,在民間藝術中定格為最有普遍意義的福、祿、壽、喜四者。其中尤以前三者為甚。明代以來,福祿壽三星畫藉助了木版年畫的傳播媒介和講求祝壽奢華之風尚,在社會廣泛流行開來。
明朝是小說傳奇及戲曲雜劇等民間流行讀物繁盛的時代,而且所刊之劇本、通俗小說幾乎無一不附插圖,這些對年畫藝術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據史料記載和考證,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年畫均為明代開始興起。
清初年畫人物仍穿漢服
清代年畫藝術的高度發展,是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
清王朝在完成全國統一之後,採取了一系列經濟政策獎勵墾荒,招集流亡,減輕賦役,發展農業生產。所以康熙年間的《耕織圖》甚多,這點也反映在民間年畫中,如楊柳青的《莊稼忙》、《漁樵耕讀》、《五穀豐登》、《閑忙圖》,福建漳州的《紡織圖》,以及蘇州的立幅《耕織圖》等。此外以描寫家庭歡樂、兒童嬉戲,反映社會安定、乾坤清泰的題材也很多。
清初民間年畫除題材特徵之外,還有形式上一大特色,即畫面上的人物衣着無論男女老少,皆非清朝服飾,而是清以前的漢族服飾,反映了當時漢族文化優越感和對異族統治強烈不滿的情緒。就尚存的清初天津楊柳青和蘇州桃花塢等地印繪的年畫來看,畫面上無論是屬於歷史小說或描繪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都還未發現發垂長辮、衣穿對襟式馬褂短衣者。這一特點可作鑒定康熙年間刻印的年畫依據之一。
清晚期年畫題材“很政治”
乾隆初期的年畫作品在刻繪技藝方面別開生面。它模仿西方銅版畫之技法,人物衣着有明暗光澤,屋宇城樓有向陽背陰立體之感。這一畫法是當時宮廷畫院中崇尚的外來西洋畫法,在當時被民間畫工所吸收,稱為“泰西筆法”。如蘇州、北京等地畫工繪製的“西湖景”,皆採用西方焦點透視法,“令人幾欲走進”。楊柳青年畫中更多受其影響,唯明暗陰影常用彩筆暈染,不用雕版來體現,別有意趣。
嘉慶、道光以後,是清朝統治急劇衰敗的時期。隨着鴉片戰爭的結束和《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已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數十年間社會動蕩,人民生活日益窮困。民間年畫藝術的發展速度相應有所減慢。但另一方面,年畫作坊迫於競爭,不得不刻制人們急於聞見的反映社會現狀的新樣,其題材開始廣泛而深刻地與政治時事結合起來。
其中,既有唾罵清朝政府腐敗的,又有歌頌清軍反帝得勝的;既有描繪太平天國興兵反清的,又有刻畫曾國藩廣西剿粵匪全圖。還有畫賣國賊借洋槍隊屠殺自己同胞、義和團拚死反擊八國聯軍侵略,以及宣傳愛國圖強、練武習文以御外侮,稱讚西方科學發達,介紹現代新鮮事物等等。
此一時期之年畫,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裡錯綜複雜的時代現象,帶有參政議政的新思想,體現了封建社會已近末日,人民民主思想意識的萌芽和成長。
民國時期西方技藝滲入年畫
近代印刷術由國外傳入,給木版年畫帶來了相當的衝擊,由此首先興起的是石印年畫。石印年畫最早產地為上海和天津,其中以天津歷史最長,上海後來則集中出版膠版印刷的月份牌年畫。
清末興起的以石印機器印製的年畫,逐漸佔領了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這南北兩大木版年畫市場。到了辛亥革命後,兩地木版年畫雖然尚有新題材的畫樣刻印,但已寥寥無幾,屈指可數了。往後,除了四川、湖南、湖北、福建、陝西、山東、山西等地年畫作坊仍能維持刷印木版年畫外,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上海小校場等年畫作坊,都以刷印門神、灶君、天地眾神等為主。這是因為百姓們皆認為木版刻印者才是神靈所附,故尚能維持下來。
黃雅峰《年畫》一書中講到,清末興起的月份牌年畫在民國初年的上海得到發展。上海原有的小校場木版年畫逐漸被新崛起的月份牌畫所取代。月份牌畫成為年畫中異軍突起的一個新品種。
月份牌畫源於西方的經濟文化滲入。隨着中外交流的增加,為解決用公曆計算日月時間的問題,開始出現陰陽合曆的月份牌歷畫。月份牌畫開始用石印製作,畫面除了商品宣傳外,表現的大都是中國傳統題材的形象,或傳統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戲曲故事。
月份牌畫創作採用擦筆淡彩畫法是一大突破。在此藝術風格形成時,鄭曼陀首先摸索創造此法,開創了月份牌的新畫風。1914年,他採用此法創作了第一幅月份牌畫《晚妝圖》,其作品造型準確,手法細膩,色彩明快,為月份牌畫獨特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15年,他繪製月份牌畫《貴妃出浴》,這是月份牌畫中最早出現的裸體畫,其立體感強,色彩明麗,使人耳目一新,受到社會廣泛歡迎。
月份牌畫是年畫藝術的新突破,在後來的新年畫藝術發展中也佔據着重要地位,然而在當時,由於受到地域和時代的局限性,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奢靡的氣息過於濃重,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