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4000年前的王后、母錢、女將
婦好——4000年前的王后、母錢、女將婦好墓隨葬一對兩件司母辛銅方鼎,口沿下一周夔龍紋為主紋飾。銘文“司母辛”鑄於口下內壁,意思是婦好的子女為祭祀亡母辛而鑄此鼎,“辛”是婦好去世後在宗廟被供奉的廟號。鼎重達117.5公斤,是不多見的商代大型重器。
安陽殷墟作為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是中國眾多考古遺址中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揭露面積最大的遺址,曾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現”之首。
婦好墓出土骨笄多達499件,大部分裝在一個木匣之內,是婦好珍愛的飾物。夔頭形骨笄有35件,應屬較為高檔的發笄。夔口朝下,張口露齒,似在吞咬骨笄。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辦,首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共同協辦的“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上周開始在首都博物館與觀眾見面。此次展覽共展出青銅器、玉石器、甲骨器和陶器等共計411件(套)文物,部分文物屬首次公開展出。
婦好墓出土玉鶴說明中國古代對鶴的喜愛具有悠久傳統。古人多用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這件玉鶴也是配飾。
1976年在殷墟發現的婦好墓是目前已發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多達1928件隨葬器物,在中國考古史、殷商史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作為目前已發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婦好墓出土了多達1928件隨葬器物,包括4面銅鏡、4件銅鉞以及130件青銅兵器,還有以一對司母辛大方鼎為首的200餘件青銅禮器、15種共156件酒器、玉器佩飾、海貝、各色寶石製品以及各種陶器、石器、海螺等。“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將展出至6月26日。 婦好沒有出現在古代文獻記載中。直到上世紀陸續出土了有關婦好的200餘條甲骨卜辭和少量青銅器銘文,這位王后的傳奇人生才為世人所知。
銅柄玉矛柄部鑲嵌綠松石片,柄端與玉矛結合部巧妙地設計成蛇頭形。玉質矛鋒打磨極精。
婦好的名字揭示了她的身份和身世。商代“婦”指有身份的婦女或女官,“好”讀為“子”,是“婦”所來自的國、族名。婦好應是一位子國或子族的王公之女。 婦好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由此判斷她生活在公元前13世紀中後期。作為殷墟商都的女主人,她過着錦衣玉食的宮廷生活。作為武丁的妻子,她享受着丈夫的恩寵,承擔著生育王位繼承人的重任。作為一國之後,她要參與多種宮廷事務。婦好還有自己的封地,要向商王室納貢。
婦好墓出土21件鉤喙有冠的鸚鵡形玉飾。這件對尾玉鸚鵡可能象徵神鳥,也有可能是以當時的透視法表現一隻鸚鵡的兩個側面。兩尾相連處有小孔,可穿繩佩戴。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與軍事在中國古代被視為政權根本,為男性所壟斷。而婦好既是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位巾幗女將,也是在“祀與戎”都不讓鬚眉的女性。她不平凡的人生為中國女性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婦好於武丁中期長辭人世,武丁將妻子葬在宮殿區內、池苑之畔,既似不忍夫妻陰陽相隔,又似依仗女戰神守護社稷。多達1928件隨葬品與婦好一同下葬,在冥世為婦好裝點永恆的宮廷。墓上建起了享殿,供武丁與後代追思祭拜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