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瓷器鑒定——南北朝時期瓷器特徵
南北朝時期瓷器鑒定——南北朝時期瓷器特徵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共計16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各民族大融會的一個時代,特別是西方文化東來,給古老的中華帶來了許多新鮮的東西。
如佛教,伊斯蘭教均是此時傳入中國的。瓷業生產自兩晉以降持續發展,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白瓷的發明更是南北朝瓷業的一大成就。
20世紀6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南安陽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了少量白瓷,其胎體用北方次生高嶺土做成,釉為白色,玻璃質強。而後在河北刑窯早期窯址也發現了北朝時燒制的白瓷產品。雖然此時的白瓷白度並不高,但已充分說明當時的工匠們已初步掌握了減少胎釉中鐵元素含量的技術,為中國瓷器生產的全面發展特別是釉下彩瓷的誕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同時南北文化、中西文化的融匯貫通在瓷器的妝飾上的到了充分的體現,如代表佛家的蓮花被普遍用來裝飾瓷器,各類胡服陶俑也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通常南北朝瓷器仍主要由東南各窯場生產,普遍胎底較為粗松,多呈灰白色或褐色,氣孔明顯。釉面仍以青黃色為大多數,胎釉結合不甚緊密,易開片,故許多器物留存至今其釉面大多已脫落。裝飾方面仍以器物造型變化為主要手段,但已開始做多種新的嘗試如刻劃花、貼花、貼塑等等。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段,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的陶瓷工匠們通過不斷地改變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並未完全成熟的“成熟青瓷”正真定型並就此延續到了今天。
中國在西周時就燒制出原始青瓷,東漢末年轉變為成熟青瓷,但是直到晉代還是不穩定,釉面太薄沒有質感,釉層附着力差,出現許多縮釉點或者釉斑,影響了瓷器的美觀。南北朝時東南窯場的窯工們不斷地修改釉子的配方和燒制工藝,希冀能燒造出更完美的瓷器來。
對比晉代和南北朝時期的瓷器,可以明顯地看到這時瓷器的釉層大大加厚,基本上已經沒有縮釉點和釉斑,外觀質感要強得多。但是問題接着又來了,就是釉層加厚以後,玻璃相強,使原來就存在的釉層膨脹係數和瓷胎膨脹係數不同而造成的釉層開片問題更加凸顯出來。
這種窯病也使得釉層極易脫落,因此流傳下來的南北朝瓷器絕大部分都有開片且釉層剝落嚴重,甚至許多原來及其精美的瓷器也因此變得斑駁陸離。直到南北朝晚期至隋,窯工們才最終找到了平衡點,徹底克服了釉面開片剝落的問題,中國的瓷器最終得以定型並由此開始延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