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錢是什麼意思?秦漢時期的范錢種類
錢範是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子,一般稱為錢模。早期范錢的錢模直接刻劃在石、銅質的范材上,也有用陶質刻劃的。
先秦時期鑄市形制仿照農業手工業工具,鑄幣業也屬於青銅業的一部分。先秦錢範大體可分為四類:陶范、石范、銅範、泥范。1963年在山西侯馬牛村出土一批聳肩尖足空首陶范,有的范中還留有沒取出的空首布。
秦漢到五代是我國錢幣鑄造工藝發展到鼎盛的時期。這時的錢範大抵可分為陶范、石范、銅範、鐵范、鉛范五類。
陝西曾出土五珠錢模多塊,河南出土了莽錢模上百塊,
1972年山東又出土一批東漢五銖陶范、石范。
1964年河南出土石范多枚。
1986年山東又發現滑石質錢範。
1980年四川商縣出土秦半 兩范。
1984年,安徽滁州出土一方五銖陰文石范,質地為較軟的青砂石,色澤青灰,長23厘米,寬7厘米,厚2. 7厘米。錢模數十枚,“銖”字的“朱”上筆上折,下筆圓折,為西漢早期五銖特徵。
王莽時期還採用銅模來翻迭鑄泥范這種工藝。東漢時期鑄錢受中決政府的直接統治,由中央統一鑄銅錢模頒發給各地方鑄造錢帀,想用這種方法來統一錢幣的形制和標準。
各地的錢範同中央直轄區的錢範相比,工藝相對差些,居於二流水平。王莽時期多次推行幣制改革,幣形花樣翻新,這也促使了鑄幣工藝的提高。到了隋唐五代則採用翻砂法鑄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