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鑒定——從器型、紋飾、釉色、工藝、落款方面來鑒定
元青花瓷器鑒定——從器型、紋飾、釉色、工藝、落款方面來鑒定
現在古瓷界講的元青花和對元青花的鑒定,一般都專指景德鎮元代青花瓷。而景德鎮元代青花瓷又可分為用進口蘇麻離青料繪製紋飾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國產青料繪製紋飾的普通瓷。文物鑒定屬標型學範疇,即它要藉助已知的、經過科學考證是準確無誤的典型標本,來對被鑒別器物進行比較、分析,以確定被鑒物的時代、性質與特徵,瓷器鑒定也是這樣。
古瓷器的傳統鑒定,通常是以目測器物的造型、釉、青料、紋飾、胎、款識以及工藝特徵等為基本手段,並通過用手摸、掂分量、聽聲音等一些輔助方式,來辨別瓷器的真偽和燒造窯口、生產年代及藝術價值。這種鑒定方式簡稱“眼學”或“目鑒”。
就元青花瓷器鑒定,時代收藏做出一下分析∶
一、器形
過去古瓷鑒定家面對一件鑒定對象時,首先看它的造型對不對。但現代仿古瓷高手利用科技手段進行精密測試和反覆試驗,已能完全掌握各種配方的胎泥的燒制收縮率, 從而使高仿品在造型上幾乎可以達到難辨真假的程度,所以,單憑觀察和對比器形已不能完全保證鑒定無誤了。我們一定要記住,古瓷鑒定是一門綜合性科學,要採取排除法從組成器物的所有要素上逐一鑒別。如果一件被稱之為“元青花”的器物在造型上元青花真品看不出差別,我們只能認為在造型上排除了一個疑點而已,還要再從其他方面鑒別真偽。
二、紋飾
元青花的紋飾是有時代特徵的,例如料無分水,一筆點畫;布局繁滿,層次較多;竹葉向上,蕉葉實心;龍身如蛇,龍爪如鐮;回紋單畫,樹稍出刺;仰覆蓮瓣互不相連,三道彎如意開光等等。這些特徵在有關元青花的名著如葉佩蘭的《元代瓷器》、朱裕平的《元代青花瓷》中均有敘述。洛陽古瓷鑒藏博物館藏元青花高足碗表現出的“回紋單畫 ”、“蓮瓣象麥芒”、“碗足為竹節狀”等
三、青花料
是不是真元青花,用青花料來分辨是一種最有效、最便當的方法。觀察近20年來元青花的仿品,在青花料的發色和色料在紋飾畫面上的表現最容易露出破綻。元青花所用的蘇麻離青屬進口料,近年組織過中國專家赴土耳其參觀托普卡比宮珍藏元青花器的蔣奇棲女士考證,它就是產於伊拉克的薩馬拉青料。薩馬拉是古波斯帝國的制陶中心,富藏鈷礦。薩馬拉在古代敘利亞語發音為Sumra,蘇麻離當為它的漢語音譯。
蘇麻離青屬天然礦物料,主要特點是高鐵低錳,並且含有砷等微量元素。國產青料都是高錳低鐵型,不含砷等微量元素,因此無法用國產青料進行蘇麻離青料呈色的仿製。然而近年來確實有不少贗品在青料的發色上同進口蘇麻離青料已十分相近。從哲學上講,任何事物的仿製,包括現在時興的“克隆”,都只能逼真而絕不能變成真的。真贗無法辨識,只能說是在辨偽能力(即辨偽思維和辨偽方法)上落後於仿製水平。
現在有的元青花高仿品在青料色澤上確實已近逼真,非但顏色接近, 而且也有大量下凹並顯“錫光”的“鐵鏽斑”。其實,元青花所用的進口鈷料在呈色上原本並不是一律相同的,在不同的窯溫下,因氧化或還原氣氛的強弱差異,會出現多種呈色效果:有的色澤較深,有的較淺;有的暈散嚴重,有的較少暈散;欠火者青中帶灰,過燒者深藍紫黑;燒成溫度適宜、窯位上佳者呈色極靚艷,沉穩青翠。
對比真贗,最難仿的有兩點∶一個是蘇麻離青料的特殊呈色——藍中微泛紫,青中蘊淡綠;另一個是紋飾筆道中的色料聚縮現象。這兩個特點應當是進口蘇料中天然礦物的複雜成分(包括氧化鈷以外的其他微量礦物成分)在特定窯溫和氣氛下燒制時的特殊化學反應和合成效果,制假者在破譯之前當無法亂真。
元青花瓷器
那麼,如果從色澤上難分真假,又怎樣來鑒別真假蘇麻離青料呢?我看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看“鐵鏽斑”分布得是否合理?“鐵鏽斑”是紋飾中青料濃重處鐵離子大量聚集並經二次氧化所形成的,有其特殊的分布規律。仿元青花在化學青料中添加了較多的鐵元素,燒成後也會出現“鐵鏽斑”,也會有閃閃“錫光”。但是,仿品的“鐵鏽斑”在分布上,有的太過,“鐵鏽斑”的密度和濃度大大超過了蘇麻離青料成分中鐵的含量;有的是在紋飾繪製後再用人工配製的含鐵量極高的料水二次復筆點染,細心觀察,就能夠發現人為的製作痕迹,甚至在淺淡的青花紋飾上出現了原本不該出現的“鐵鏽斑”。
第二,看青花紋飾筆道中有沒有色料的串珠狀縮聚現象。這種色料的串珠狀縮聚現象,不但在用濃重青料大片塗抹人物的衣飾等部分時會出現,有時在用濃料勾畫回紋等細線時也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多寡表現是同元青花製品的優良精美程度相一致的。越精良者越少,反之相對較多。究竟是什麼原因所致,目前尚未見有正式報道,有人認為是青料研磨不細,留有微粒所致,我看可能與青料淘煉、去雜工藝水平有關。某些仿品製作者想必也發現了這一現象並且刻意模仿,但效果極不自然。
第三,看青料向胎面的下沉附着現象。蘇麻離青料比重較大,在燒制中若窯溫正常就不會向釉面擴散,而是在釉汁底層發生暈散。側看釉面會發現所有青料紋飾部分都有下凹現象,只是青料極淡處不太明顯。
任何一種國產料,不管它淘煉得或精或粗,其色感都和蘇麻離青料差別明顯。容易同蘇麻離青料在色感上混淆的是另外兩種進口料——明代的回青和晚清的“洋藍”,因為三者的呈色都是青中泛紫。但細心觀察,這三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蘇麻離青和回青雖然都是天然礦物料,但回青含鐵量低,含錳量也不高,故濃艷處無“鐵鏽斑”;回青和“洋藍”都沒有“鐵鏽斑”,都藍中泛紫,但兩者相比,回青沉穩耐看,“洋藍”卻俗艷刺眼。
青料色感有蘇麻離青味兒的有可能是真蘇麻離青發色,也有可能是較為成功的現代化學料仿色,但青料色感沒有蘇麻離青味兒的,絕對不要當真元青花買!這是我們要提醒藏友們的第四個觀念。
幾條要領:
1、元青花瓷的積青處可產生“鐵斑”,但不是積青處都有“鐵斑”。
2、純進口蘇勃尼青鈷料和混合鈷料“鐵斑”顏色是有區別的,越純的蘇勃尼青鈷料其“鐵斑”色越趨暗,並且斑趨少趨小,越不易發現;而加入國產料越多,斑越趨褐趨多趨大。由此我們可知,凡“鐵斑”趨褐趨多趨大明顯的器物,其實已經混入其它鈷料特別是國產鈷料了,只不過是以哪種鈷料為主或比例大小的問題。包括被我們所知道所認同的伊朗伊拉克保存的那些元青花瓷精品,當時也都是在國內加工,其用料也各不相同,有的相當純,但有的發色卻一般。
3、“鐵斑”有的吃胎,有的仍然浮於釉表,並非所有“鐵斑”都下沉。希望有方便者專門去看看身邊能看見的諸如包頭元青花瓷大罐等館藏器物,以解釋疑。
4、“鐵斑”越少越小的器物,越是工藝精良之器,同時也存在無“鐵斑”器物。
5、“鐵斑”現象只宜做參考,並非決定元青花瓷屬性的關鍵。
現代仿元青花器已無法獲取與元代麻倉土成分相同的高嶺土,多用工業化機械加工的胎泥制坯。這種胎泥由於用球磨機碎料,真空練泥,沒有陳腐過程,因此燒成後的仿品胎質過於細密,胎內沒有空隙,胎體比重大,手感沉重,露胎面細白無砂隙。近幾年來為了在制泥工藝上仿古,景德鎮周圍許多瓷石、瓷土產地的江邊河畔又出現了一些用水輪作動力的水椎制泥作坊,專門向仿古瓷作坊供應泥料。據一位行家裡手介紹,這類泥料比機制泥料“有性,好用得多”。但無論如何,用這種缺少較長時間陳腐工序的泥料燒制出來的仿元青花瓷在露胎處仍顯乾澀,沒有元青花真器露胎處那種粗而不幹、潤膩不澀的質感。當然,這種感覺不是看了文字就能立馬掌握的,要多摩挲元青花標本,才能找到感覺。仿製品在胎色的外觀上或許可以接近真品,但永遠不會與真品的質地一致。這是我們要提醒藏友們的第二個觀念。
四、釉質、釉色
元青花所罩的透明面釉是承襲宋代景德鎮影青釉而加改進的高溫石灰鹼釉。由於含鐵量較高,釉色白中泛青,釉面不如明代永宣青花那樣肥潤,積釉處呈湖藍色。從釉質釉色上辨別元青花的真贗,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觀察釉汁的色澤。由於“至正型”元青花上所用的透明釉在配方成分、加工工藝上沒有留下準確資料,現代仿元青花器的透明釉只能從色感、質感上照貓畫虎地配製。因此絕大多數現代仿元青花透明釉釉色泛綠,在積釉處呈湖綠色而不是淺湖藍色。最近看到有極少數仿品的積釉處呈湖藍色,但又藍得太過,同真元青花透明釉兩相比較,便顯得極不自然。二是看釉中氣泡的疏密大小與層次分布,以便分辨出是柴窯燒制還是氣窯燒制?現代仿元青花多用氣窯燒制,窯溫易控制,窯內溫度均勻,氣氛好掌握,燒製成品率高。
但由於柴窯和氣窯在燒制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時間差異和升溫曲線的巨大區別,現代氣窯無法完全重複瓷器在柴窯內燒制時的複雜甚至極其微妙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特別是釉中氣泡的疏密大小與層次分布表現。現代氣窯仿品釉中氣泡小而密,缺乏通透層次感;而柴窯燒製品釉中氣泡則較之稀少疏朗,氣泡間空隙大,大、中、小氣泡都有,且分布有層次感。柴窯產品釉面質感活而水靈,氣窯產品釉面質感死而呆板。這種感覺是源於釉中氣泡對光線反射的無序性和有序性兩種不同的物理效應。
需要注意的是,明清官窯透明釉器因為釉質純凈,燒窯技藝精湛,對窯溫的控制穩定均衡,所以很多產品的釉中氣泡也較小、較密,但仔細觀察分辨,仍可找出同氣窯效果之間的微妙差異。有人認為釉中氣泡對鑒定工作沒有作用,筆者不敢苟同。世界上任何現象都同一定的本質相聯繫。瓷釉中的氣泡是一種客觀存在,它的形成和分布變化一定有其物理的、化學的原因。不同時代的不同原料、配方、燒制工藝必然會在瓷器上有所反映,包括從釉質的氣泡上表現出來,從而成為真偽鑒定和古瓷斷代的重要參考。誠然,當前對釉中氣泡的形成、時代特徵及表現規律的認識還不深刻,還在探索階段,但這種探索是有價值的。
仿古瓷是個一本萬利的營生,現在一些元青花高仿品不惜工本從各個環節上儘力摹仿,包括高薪聘請名師用柴窯精心燒制,嚴格篩選,使成品幾近逼真。所以,鑒定時務要全面分析。(!!黑體)真元青花是柴窯燒制的,但柴窯燒制的不一定是真元青花,而氣窯燒制的“元青花”則絕對是贗品!
五、製作工藝
真假元青花在工藝上的區別較大。
1. 從施釉和釉斑鑒定。元代對器物施釉用的是蘸釉和刷釉的方法,大器如梅瓶、大罐等外部上釉用刷釉法。由於元代制瓷工藝中普遍對器底處理比較粗糙,施釉後器底往往粘釉,因此瓶、罐底部燒成後往往留下少量釉斑。現代仿品大都採用噴釉法, 底部無釉。為了製造假象,就人為塗抹假釉斑。真假釉斑的區別在於:真釉斑為器身刷釉後的底部粘留物,有的器物有,有的器物沒有。假釉斑往往很多,且大片存在,這就弄巧成拙,露出馬腳。真釉斑是在施釉工作檯面上隨機沾上的,多呈小片狀。假釉斑是刷塗的或點塗的,可明顯看出人為痕迹。
2. 從器底的修削工藝特徵鑒別。元代轆轤車轉速慢,大罐、梅瓶修足粗,刀痕寬但很自然;現代用電動快輪,轉速快,修足細,太規整。為了仿古,有的故意用寬刀深挖, 但刀痕太寬太深,又太過規整,很不自然。元代器底無論大小皆平切,然後側棱倒刀,圈足內牆皆外斜。瓶、罐一類大器不重修足,圈足較淺,足牆寬厚。現代仿品有的正面看頗能蒙人,翻看底面,修足滾圓,內牆直立,刀痕細勻,一看便知是電動轉盤作品。
3. 從接胎痕迹鑒別。接胎痕是古代制瓷工藝的弊病,元、明兩代凡需分段拼接之器多難避免,入清後隨制泥、成型及燒成工藝之進步逐漸克服,所以觀察接胎痕就成為鑒別真偽元青花的重要方法之一。現代制瓷所用的胎泥,配方比例科學,泥料顆粒細、密度大、間隙少、無氣孔,加之硬度適中,燒制溫度控制準確,除特大型器物因自身過重,燒成後往往也會出現接胎痕外,一般中小型拼接器已看不到接胎痕。元青花仿品中,有的器里器外都沒有接胎痕,不用再看,便知其假,因為它超越了當時的燒瓷水平。
有的雖有接胎痕,但絕大多數為人工製作, 橫接胎痕極不自然:有的凸出部分顯得過分,超越古代泥料的可能凸出限度;有的內部顯得過於規矩,不像是在高溫燒制時器物上部重力自然所為。值得警惕的是,現代高仿品中,有的在泥料的配製、接胎成型以至柴窯燒制上已與古代工藝暗合,這類高仿品顯然已蠱惑了不少收藏者,並仍有不斷蔓延之勢。因而在古瓷鑒定上,我們應該持“一票否決”的謹慎態度,即:只要發現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贗品特徵,不管其他許多地方多麼類似真品,應當毫不猶豫地予以否定。
在古瓷鑒定上很多人被騙,多是因為被某個貌似而實非的特徵所蒙蔽,採用了所謂的“一票肯定”,這種一葉障目的方法是必然要吃大虧的。我們應當清醒地意識到,時代已不同,網絡、圖版及實物已使高仿瓷皆有所本,仿製出一個、二個甚至更多類似真品的特徵已不難辦到。有鑒於此,面對一件瓷器,千萬不要正向思維,同書上對照看哪兒對哪兒真,而是要用逆反思維,專門尋找疑點,挑剔破綻。看出破綻的,那怕再小,千萬勿存幻想,要堅決予以否定。這是我們要提醒藏友們的第六個觀念。
4. 從當時工藝習俗上鑒別。如元代高足杯、碗的高足是在利坯後用泥接,從中空的筒狀足底看進去,可以觀察到連接時擠壓出的一圈泥漿被燒結在杯、碗底部。明代永樂以後始用釉接,因此不用泥接的高足杯、碗肯定不是元代之物。當然現在已出現泥接工藝的仿品,收藏者不可不防。
六、落款
已知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瓷中,在製作過程中書寫銘文於釉下者,除英國大維德基金會所藏那對至正十一年銘象耳瓶外,還沒有發現更多被公認為有銘文者。但近年來隨着元青花仿品的大量湧現,帶有紀年銘文的“元青花”多得讓人目不暇接。
什麼“大元國延祐×年”“樞府公用”“太禧公用”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把寫在仿自清朝乾隆時代的五管扁瓶上的“大蒙古成吉斯汗萬歲萬歲萬萬歲”字樣,視作罕見的“元青花銘文”,在其書中宣揚,以為“追思悼念銘文”。查“萬歲”一詞,以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之解釋最為準確:“……蓋七國時,眾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歲。秦漢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為常。”《辭海》在“萬歲”條引證這段釋義後特別加上“今也用為祝頌詞”,哪有對死人用稱“萬歲”來寄託追思之理?已發現的元青花真器上寫有年款、銘文者非常稀少,凡見到有銘文、年款者千萬要提高警惕!這是我們要提醒藏友們的第七個觀念。
傳統經驗鑒定方法最重視的是器物的造型和紋飾,其次是工藝和款識,最後才是胎釉和彩料。現代條件下使用目鑒方法時恐怕要打個顛倒才對,最要緊的是把住胎釉彩料關,因為人為因素越多的越容易提高水平,而屬自然界物質性的東西就不是制贗造假者隨心所欲而能為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