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制錢幣的工藝鑒定錢幣的真偽
錢幣的收藏與研究是同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有着緊密聯繫的。研究古錢沿革的歷史知識, 還涉及到其它金融冶煉、鑄造工藝等各類知識。以對歷代方孔錢的真偽鑒別為例,極多錢幣工具書上對方孔錢從青銅幣發展到黃銅及其它金屬, 以及鑄幣發展過程、出土地形、傳世環境等在各種不同條件下所形成的各種銹色和錢幣的品相鑒別等, 前人都有細緻的總結。
現筆者對目前市場上出現的近代機鑄幣偽品識別與它的機制工藝結合起來, 做些粗淺的分析, 與泉友共同探討。金屬鑄幣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直到清朝光緒末年, 由於受到西方貨幣及鑄幣技術的影響, 我國才仿照西方國家的工業模式, 引進機械衝壓設備, 開辦了專門生產衝壓型錢幣的造幣工廠。年光緒十四年, 廣東首次建廠, 開爐鑄壓機制錢, 從此取代了中國長達二千多年用錢範翻模的傳統鑄造工藝。到目前, 機制鑄幣在我國也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在機制鑄幣發展的前期, 機制工藝與歷史沿襲下來的用錢範、錢模翻鑄的工藝已大有改進, 鑄品形制上基本一致, 而且具有相當規模。此階段工藝是在金屬經冶煉後, 處於半流體狀態時, 通過機械動力, 模具壓鑄成型, 現在稱之為鋼模鑄壓工藝, 簡稱為機鑄工藝。
在此工藝中, 材料由於從熔點到凝固的冷卻過程, 金屬出現收縮現象, 反映在錢文的字體筆畫和線條圖案的突出部位上, 仔細觀察這些地方, 就會發現突出的線條上部有較明顯的收縮圓角, 而且底部與錢肉相聯處與原翻鑄工藝有很大差別。到二十世紀, 隨着世界工業技術的發展, 機械設備壓力增大, 模具精度提高了, 錢幣機制工藝從機鑄發展到機壓, 對加工工藝而言, 就是從熱壓加工過渡到冷壓加工工藝。機械衝壓工藝就是金屬板材不需加熱, 通過機床設備模具直接衝壓成型, 這種衝壓產品外形精美, 圖案、線條、字體稜角分明, 深峻立體, 無金屬收縮現象, 只有輕微拔模斜角, 但用肉眼很難觀察到了。
近期市場上先後有幾品高價位的銀幣、紀念幣偽品出現, 它們的造假工藝基本一樣,只是材料不同。銀元偽品是不法分子用低銀質材料壓鑄出來的, 偽品紀念幣用銅合金壓鑄, 更有甚者, 採用高新技術, 用粉末冶金材料壓鑄而成, 但由於不法分子造假設備簡陋,成份配方比例不符, 偽幣重量都比原品輕一二成, 而且表面色彩也有差異。但銀元偽品因同是銀質, 其重相差無幾, 觀其聲色可以亂真。為此只要我們掌握了辨別真偽的知識, 市場上出現的偽品就可大膽地去鑒別, 去識破其真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