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二里頭玉器背後的文化背景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夏代?儘管國外許多學者對此持懷疑的態度,但中國學者幾乎一致肯定它的存在。由於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不僅明確進入了早期青銅文明,而且其碳十四測年、分布的地理位置都與文獻記載中夏的時空特徵吻合,因此便成為了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而二里頭遺址也被視為夏王朝的都城所在。
二里頭文化玉器上承新石器時代晚期玉器製作與使用高峰期的余脈,下啟青銅時代商周玉文化的序幕,不僅彙集糅合了眾多史前文化玉器的因素,吸納融匯了不同的制玉傳統,而且在博採眾家之長的基礎上,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
目前已知二里頭文化玉器有柄形器、璧戚、刀、琮、璧、圭、牙璋、戈、戚、鏟、錛、鑿、鏃、紡輪、圓箍形飾、環、璜、笄、墜飾、管、鈴舌等20餘種。其中,龍山時代即已出現的牙璋,到二里頭文化時期形制進一步演變,尤其闌部扉牙由“對稱多尖式”演變為更複雜的形式。考古學家鄭光曾將二里頭牙璋的扉牙裝飾稱為“張嘴的獸頭形飾”。鄧聰則認為張嘴獸頭形飾的獸就是龍,因而簡稱裝飾有此類扉牙的牙璋為“龍牙璋”。1980年二里頭遺址三號墓出土兩件牙璋,均屬“龍牙璋”。其中一件形體寬大,是目前所知二里頭文化牙璋中體形最大的一件。另一件形制與之相近但形體略小。兩件牙璋造型規整,青灰色的器身表面塗上硃砂,呈現出硃紅色,應蘊涵著特殊的禮儀過程和意義。
作為二里頭文化玉器中很具代表性的器形之一,“龍牙璋”曾以強者姿態,對周邊地區形成強力的輻射與影響。河南新鄭望京樓、四川廣漢三星堆及越南Xom Ren等遺址出土的牙璋,與它一脈相承,顯示出二里頭文化牙璋及牙璋埋葬制度非同凡響的影響力。這種既能吸納融合,又能強力擴散的氣度和能量,充分彰顯了二里頭文化在同時期無與爭鋒的強者與核心地位。事實上,自此以後直至春秋早期,中原地區一直在中華玉文化風格趨同化浪潮中扮演着引領者的角色。
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國社會正經歷着波瀾壯闊的深刻變革,逐漸由原先滿天星斗、力量大致均衡的多個區域文化集團,走向中原文化獨領風騷的時代。作為這一時期最活躍的文化因子之一,玉器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一社會變革、走進新時代的晴雨表。無論器型發展中“萬邦玉帛”式的多元匯聚,戈、刀、鉞、牙璋等片狀玉禮化兵器的成熟規整,還是玉舌銅鈴、嵌綠松石銅牌飾等青銅與玉兩種“戰略”資源的自覺結合,二里頭文化玉器都牢牢把握着新時代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