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宋代的鈞窯瓷器價格為何那麼高
解析宋代的鈞窯瓷器價格為何那麼高由於社會進步,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當時號稱五大名窯的“汝窯”、“鈞窯”、“定窯”、“哥窯”、“官窯”生產的瓷器,是民間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來源。此時,眾商賈為了適應民眾生活需求,將瓷器源源不斷地銷往民間各地,或銷往歐亞、大洋國家。
那麼,宋代鈞窯瓷器為何廣受大家如此關注和競相收藏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它的“形”、“色”獨特。有的器物模仿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造型,倍受大家青睞,這種生產技術和製作工藝一直沿襲至清代晚期。此時,雖然製作工藝、燒制技 術等與宋代鈞窯瓷器有所區別,但是,由於成功率低,數量少,大家一直都在競相購買與收藏。當時清代中晚期民間有這樣一句:“家有財產萬貫,不如鈞窯瓷器一 件”的說法,可謂鈞窯瓷器當時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對它至臻至愛的程度了!
二是它具有獨特的製作工藝和燒造技術。據史料記載,鈞窯瓷器採用特別的土質,燒造成器後呈堅硬的香灰胎,又因瓷器釉面採用銅、硅、錳等特殊礦物原料作漿刷制,再經1200—1300度的高溫燒造成器後出現窯變,顏色達到萬件無重樣的神奇效應,有人把宋代鈞窯瓷器說成“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此比喻是最恰當不過了。
三是有的瓷器釉面出現好像蚯蚓爬過的痕迹,俗稱“蚯蚓走泥紋”;有的瓷器釉面恰似霞光四射,巍麗壯觀;有的瓷器顏色外紫內藍等,栩栩如生。
四是鈞窯瓷器小巧玲瓏。俗話說:“鈞瓷無大器”。鈞窯瓷器雖小,但是它小中見大,小而不俗;還因它的做工精湛、工藝獨特,歷來倍受收藏的喜愛。
五是宋代鈞窯瓷器一般圈足露胎處無掛釉,僅外底部有一層較薄的釉子,有的直接沒有或者是似釉非釉。到了元、清時期,眾多窯址生產的鈞窯瓷器,圈足和底部均採用醬油釉,有的留下塊塊顏色較深的斑點。
六是宋代鈞窯瓷器的口沿和外側凸出的部分呈香灰色,釉面有的出現棕眼,有的呈現乳光。
七是凡帶有“一”至“十”編號的瓷器,其器型從大到小排列,即“十”最小“一”最大。
八是圈足與器面下方之間常有較厚積釉。
由於鈞窯瓷器具有以上諸多特點,難能不引起廣大收藏愛好者競相收藏。如今,鈞窯瓷器在歷年拍賣會上拍出的價格不菲,上佳的宋代鈞窯瓷器,有一定意義或是出自名人收藏把玩過的宋代鈞窯瓷器,其價格也在逐年上漲。如,二OO六年七月,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賣會上,一件小巧的宋代鈞窯“鼓釘洗”,以四十餘萬元的價格交易成功,刷新了當時鈞窯洗類瓷器拍賣史上最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