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瓷器中的異形器物及市場價值
盤點中國瓷器中的異形器物及市場價值時代收藏網就對中國歷來的花器做了詳盡的梳理後發現。其實,除了主流花器外,中國歷史上還存在着一些怪異有趣的花器,我們不妨盤點一番。
壁瓶 扇形壁瓶青花渣斗
明早期永宣年間有一種花器叫做青花海水紋渣斗。渣斗俗稱痰盂,曾有人認為它是用來吐痰的,或者是個水器。但我們看古代的文獻,會發現渣斗可能是一個比我 們想象的更高級別的器物,台北“故宮博物院”有一件傳世的青花渣斗,它的內部放了一個銅製的內膽,很多清宮流傳下來的瓷器,都配置着這個銅內膽。因為古代 的保溫條件比較差,到了冬天,如果在花器里放涼水,天寒冷結了冰,很可能把花器炸裂。而在裡面放一個銅內膽,就可以起到加熱的作用。清宮流傳下來的這種銅內膽,都有七個孔,正中間是個大孔,旁邊是六個均勻分布的小孔,做成蓮蓬式,適合插花。
這種器物在市場上也有見到,前年的某場拍賣中,有一個相似的青花渣斗,大概交易價格為兩千萬元人民幣。
球形器
明代正德年間有一種有趣的青花球形花器,這個球形器物是做什麼用的,過去屢有爭論。有人認為是香薰——古代確有不少球形香薰,還有人認為是帽架。但似乎 都不太靠得住。如果是香薰,那必須得能夠拆分組合,但這個球是個完整的整體,裡面的香料怎麼清理呢?而且這個球的頂部,恰恰也有七孔,所以我們推測它也可 能是插花用的花器。
做成扇子的壁瓶
清代乾隆時期還出現了一種特別形制的花器,叫壁瓶。好像是完整的花瓶一剖為二,立不起來,但可以掛在牆壁上。它也可以掛在古人出行的轎子里,所以也叫轎瓶。小小的轎廂內有了壁瓶的存在,花香四溢,想必十分有氣氛,乾隆寫過好幾首詠轎瓶的詩。
今天我們去北京故宮參觀,一定要去養心殿,那裡是雍正之後歷朝皇帝的寢宮,是故宮最重要的建築之一。養心殿的東面有一個小屋子,叫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生 前最喜歡待的地方。他把自己收藏的三件晉唐時期的書法精品都放在這個屋子裡,也是“三希堂”名稱的來源。而這個小小的、約只有四平方米的房間里,掛滿了壁 瓶,大概有13個。
歷史上曾經拍賣過的最好的壁瓶,出在1995年的中國嘉德,當時被行家稱為“壁瓶王”。這個壁瓶遠看像一把扇子,但 其實是仿生瓷器,扇骨仿成湘妃竹的效果,扇面又好像是在宣紙上描繪的花卉。扇子的頂部分成幾格,用來插花,中間有孔,有人分析是保持水位的平衡。上面還有 題詩,書法非常漂亮。作者名字叫蔣傅,是乾隆時期著名“詞臣畫家”蔣廷錫的兒子,很得乾隆皇帝的賞識,我們推測這把扇子是蔣傅為了投乾隆皇帝的喜好而專門 設計的樣式。所以,在景德鎮專門製作燒出來的這件進貢給皇帝使用的瓷扇,是我們現今所知的最為精美的乾隆時期的瓷壁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