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玉髓可以盤玩出包漿嗎
在古玉收藏的實際操作中,初學者首先應該在材料的辨識上下工夫,從材料特徵上形成對藏品真偽的判斷,是簡單而實用的基本手段。瑪瑙、玉髓在古玉器中是比較常見的兩種材質。
首先說明的是,瑪瑙不是玉,也不是類玉的美石。在古代,瑪瑙是一種與玉幾乎同時被採用的貴重裝飾材料。和闐玉、岫岩玉在顏色上的缺憾就是缺少紅色的裝飾色,而獨山玉中的紅色很少純潔,不具備裝飾作用。因此,紅色的瑪瑕無論是在顏色的色調、純凈度上,還是在質地的硬度質量上,都具備成為和闐玉色彩補充的資質,這是瑪瑙能夠側身美玉之中的重要原因。
瑪瑙是一種石英質材料,質地堅硬而通透,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而且內在的雜質瑕庇很少,是一種近乎完美的裝飾材料。從新石器晚期就有用瑪瑙製成的管、珠等小型佩飾器出土,顏色有紅、內、藍等。戰國兩漢時期的瑪瑙製品傳世數量較多,多以小件佩飾,少見大件雕件。
清 瑪瑙瑞獸
古代瑪瑙的直觀特徵是通透度遠不如現代的新瑪瑙,表現出稍強於半透明狀質地,通過對白色瑪瑙的觀察可見,材質內部帶有乳白顏色,且分布不十分均勻。而現代新瑪瑙的質地透光度很高,差不多與玻璃相近似,這就是開採層位的不同所形成的材質特徵。
由於顏色純正的紅色瑪瑙很少,所以古代的不少紅瑪瑙作品是將瑪瑙通過加熱後“燒”出紅色,稱為“燒紅瑪瑙”。燒紅瑪瑙的表面在高倍放大鏡下,可見細小的火劫紋,顏色以純正、深沉而均勻為好。 一位朋友買了件帶有清乾隆御題詩的紅瑪瑙碗,同來欣賞。經過仔細觀察,發現碗的色澤輕浮,與紅瑪瑙本色有異,但又沒有火劫紋,不屬於燒紅瑪瑙一路,所以斷定為現代人工染色。這就是通過對材質的分析形成的真偽判斷。
在古玉收藏市場上,比較多見的真品是戰國時期用白瑪瑙製成的“三才環”,屬於組佩的主要連接器,而紅色的瑪瑙製品則很少見到。由於瑪瑙的質地屬於石英質,所以表面手感光滑,與玻璃近似,很難盤玩出包裝,這是收藏古代瑪瑙所應該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