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戰國的山形銅鏡是為了紀念鑽木取火
漲知識:戰國的山形銅鏡是為了紀念鑽木取火流行於戰國時期的山字鏡,其“山”形紋飾的象徵意義至今仍是個謎。它似“山”非“山”,似勾連雷紋又非勾連雷紋,有人說它是“丁”字,有人說它像英文字母的“T”。這個神秘而奇特的紋飾,究竟為何物?
《金紋編》中的山字
戰國山字鏡存世量最多
我國銅鏡史上第一個高峰期是戰國時期。這個時期的銅鏡,製作精良,紋飾生動,工藝裝飾富麗堂皇,已出現錯金銀、透雕、彩繪等特殊工藝技法。主要品種有花葉紋鏡、菱花鏡、地紋鏡、禽獸紋鏡、龍紋鏡、蟠螭紋鏡、連弧紋鏡、山字鏡等,其中山字鏡是存世數量最多的品種,也是該時期學術爭議最多的品種。
山字鏡,因鏡背紋飾中有“山”形主題紋飾而得名。最早提出此名稱的是清代學者梁廷枏,他在《藤花亭鏡譜》中收錄了一面戰國四山鏡鏡譜,並命名為“山字鏡”,後來國內學術界便一直沿用至今。但這類銅鏡在國外有不同的名稱,日本學者梅原末治稱之為“丁字鏡”,歐美學者則稱其為“T字鏡”。這三個名稱都把銅鏡上的“山”形紋與文字直接聯繫起來,“山”形紋正面看就是“山”字,把它倒過來看就像“丁”字,而在歐美人眼中,則是英文字母的“T”。這種分歧,既反映了學者們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反映了觀察角度的差異。
關於“山”形紋的幾種解釋:
銅鏡紋飾體現了求山神祈雨功能?
不僅命名有爭議,學者們對“山”形紋的寓意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今沒有定論。
梁廷枏認為,“(四山鏡)刻四山形以象四岳,此代形以字。”即言“山”形紋就是“山”字,因“山”字本身就是象形字,故古人以字代形,在銅鏡上刻“山”字象徵山嶽,四山鏡即象徵四岳。山字鏡有三山鏡、四山鏡、五山鏡、六山鏡四個品種,四山鏡可象徵四岳,三山鏡和五山鏡可象徵三山五嶽,那麼,對六山鏡應作如何解釋呢?有學者認為,六山鏡寓意江山一統,它形象地記載了秦統一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按此說法,銅鏡上的六個“山”字,是代表六國,故又稱六山鏡為六國統一鏡。
日本學者駒井和愛在《中國古代銅鏡的研究》中也提到,“山”字在甲骨文、金文的寫法與今天的“山”字寫法幾乎沒有差別。“山”在古代有巋然不動、巍峨壯觀等寓意,如同福、祿、壽、喜等字一樣,寓意安定、穩固、吉祥。
有學者雖然承認“山”形紋是“山”字,但不認可“刻四山以象四岳”的觀點,認為山字鏡是我國古代山神崇拜的產物。其論據是,在神話傳說中,山往往是神靈的寄居之所,由於有些山峰“高與天接”,古人就把它想象成通往上天之路而加以崇拜。
另外,古人還以為山能興雲作雨,甲骨卜辭中就有許多祭祀山嶽的內容,證明殷人已把山神當成了求雨、止雨、祈年的對象,這種對山神致雨功能的信仰一直流傳到春秋戰國時代,並在銅鏡紋飾中體現出來。
“山”形紋的源頭是古代蛙紋?
另一派觀點則完全否定了“山”形紋為“山”字,認為這種紋飾並非文字,其內涵也與山無關。《中國青銅器全集》認為:“這種紋樣是從東周青銅器上的勾連雷紋移植而來。如果把勾連雷紋截取一小段,除去雷紋,則是斜形的‘山’字紋。”勾連雷紋,是青銅器紋飾之一,由近似“T”形的線條互相勾連組成,再填以雷紋,故名,流行於晚商至周初,戰國時期再度盛行。這種觀點的有力依據之一,就是山字鏡中的“山”形紋一般都呈左旋或右旋排列,至今為止尚未出現過正形的山字鏡。
還有一個依據是,山字鏡的“山”形紋雖然與現代楷體“山”字基本相同,但與戰國時期的金文和大篆的“山”字相比,筆畫特徵明顯不同。“山”形紋最明顯的特徵是左右兩豎上端都有向中間呈尖角形的延伸部分,中間一豎特別長,直到鏡子的邊緣。這兩種特徵,是金文和大篆的“山”字都沒有的。
既然認為“山”形紋是勾連雷紋的一個單元,那麼,勾連雷紋又與什麼紋飾有關?“山”形紋的源頭是什麼?循着這種思路,有學者進一步推論,勾連雷紋是由古代陶器上的蛙紋演變而來,因此“山”形紋的源頭就是古代蛙紋。從形態上看,古蛙紋與“山”形紋也十分相似。蛙是水陸兩棲動物,不怕洪水,還有強大的繁衍能力,是古代先民崇拜的對象。彩陶上的蛙紋,是多子多孫的象徵,還有辟邪消災的含義。銅鏡上的“山”形紋,其文化內涵與蛙紋一樣。
與良渚人頭戴的三叉形器有關?
有些學者則認為勾連雷紋與雷電有關。閃電能發出耀眼的光芒,銅鏡上的“山”形紋,是對大自然閃電現象的描述,紋飾中間較長的一豎是表示閃電在空中的電弧現象。銅鏡里鑄有多個“山”形紋,則表示閃電可以同時並存有多個光源,與太陽光只有一個光源不同。
上述觀點,各有各的依據,也各有各的不足之處。銅鏡上奇特的“山”形紋,是從哪裡“移植”過來的?其真正的含義是什麼?筆者認為,銅鏡上的“山”形紋,可能與良渚文化的三叉形器有關,是用於紀念古代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
三叉形器,因器物上上端並列有三個支叉的造型而得名,在墓葬中往往安置於死者的頭部。良渚文化早中期的三叉形器,中叉明顯低於兩側之叉,出土時,部分中叉上還相接一根長玉管,在形態上與銅鏡上的“山”形紋幾乎一模一樣。
對於三叉形器的功能和意義,雖然學術界至今沒有定論,但毫無疑問是一種冠飾。有專家推測,三叉形冠飾應是戴在首領頭上的王冠,三叉形冠飾及其附件,與漢字中的“皇”字上部字形符合。“皇”字在金文中經常出現,《說文》稱:“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說,但三皇五帝並不是真正的帝王,僅僅是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據史料記載,三皇皇室來源於良渚部落集團,良渚文化出現的三叉形器,從一個側面證實了這一點。
用於取火的銅鏡名為“陽燧”
但為什麼與三叉形器極為相似的圖案會出現在銅鏡上呢?“山”形紋飾與三皇有關嗎?我們知道,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並非無中生有,而是由更早時期的藝術品紋飾演變而來,如青銅器常見的饕餮紋,即源於良渚文化的神人獸面紋。可見商、周青銅器的紋飾與良渚文化有很密切的傳承關係,與三叉形器極為相似的“山”形紋出現在銅鏡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外,在古代,銅鏡不僅可以用於“鑒形”,還可用於取火。用於取火的銅鏡名為“陽燧”,即凹面鏡,利用凹面鏡的聚焦功能取火,因取火於日,故名“陽燧”。據考古發掘,我國最遲在周代已發明了“陽燧”。而被奉為三皇之一的燧人氏,傳說是鑽木取火的發明者,後來人們又發明了擊石取火和陽燧取火,在戰國時期,“陽燧”的使用已比較普遍。因此,人們在銅鏡上刻上象徵“皇”字的“山”形紋,以紀念燧人氏,也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