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銅錢版本——清代銅錢改版所映射的歷史信息
清代銅錢版本——清代銅錢改版所映射的歷史信息
銅元版別的改變原因很多。貨幣制度變化,幣種的增減,銅元鑄造工廠、車間布局的設定、改變或撤併,鑄造批次的辨識,生產過程中設備或技術上遇到了問題等等,都可能成為難以避免的原因。實事上銅元版別發生的一切變化,首先是鑄造銅元的鋼模有了改變。我們有機會接觸到數枚清代所遺的銅元鋼模,通過認真研究,體會到對探討清代銅元版別變化有很大的幫助。
先考察一下目前收集到的四枚“江西省造·光緒元寶”鋼模的實際狀況( 圖1) 。為敘述方便,文中將刻有龍形圖案的稱之為“龍模”,刻有“光緒元寶”文字的稱之為“字模”。這四枚鋼模中, “龍模”一枚,“字模”三枚,“字模”又分標為“字模A”、“字模B”和“字模C”。
龍模( 圖2) ,通高52. 8mm,上端靠印面14. 2mm 段為圓柱體,直徑27. 8mm,下部呈圓台體,近上端處直徑35. 3mm,底部直徑38mm,重366g。印面為水龍版類蟠龍圖,上部反書小字“KIANG - SI”,下部邊周崩裂,約20mm 殘損,尚能見到少許水浪花頂部。印面烏黑。考察殘損口,知其為當時所殘。
字模A ( 圖3) ,通高44. 4mm,上端靠印面14. 2mm 段為圓柱體, 直徑27. 8mm,下部呈圓台體, 近上端處直徑36. 3mm,底部直徑37mm,重315g。印面反書,中部一道珠圈,圈內對讀“光緒元寶”,“寶”字從“缶”,邊緣環繞一道珠圈,與中道珠圈相夾區內,上為“江西省造”,兩側分置滿文“寶昌”,下“當十”二字。本模印面烏黑,字口雕刻得十分挺拔,字體特具魏碑體風格,字口內明顯嵌有金黃色銅質殘留,印面見有奶子榔頭敲打過的兩個擊痕。
字模B ( 圖4) ,通高37. 4mm,上端靠印面12mm 段為圓柱體,直徑27. 6mm,下部呈圓台體,近上端處直徑35. 4mm,底部直徑39. 5mm,重256g。印面反書,中部一道珠圈,圈內對讀“光緒元寶”,“寶”字從“缶”。邊緣環繞一道珠圈,與中道珠圈相夾區內,上為“江西省× ( 造,已殘損) ”,兩側分置滿文“寶昌”,下“當十”二字。本模印面烏黑右上角滿文“寶”與“省”字間有約10mm 月形殘損,考察殘損口,知其為當時所殘。
字模C ( 圖5) ,通高37. 7mm,上端靠印面12. 2mm 段為圓柱體, 直徑28. 2mm,下部呈圓台體, 近上端處直徑36. 3mm,底部直徑37. 6mm,重256g。印面反書,中部一道珠圈,圈內對讀“光緒元寶”,“寶”字從“爾”,邊緣環繞一道珠圈,與中道珠圈相夾區內,上為“江西省造”,兩側分置滿文“寶昌”,下“當十”二字。本模靠印面端圓柱體直徑較上面三枚略大,模體與印面呈鐵鏽棕色,字口底部泛白色。中道珠圈之右下部分各珠間界限含糊,雕刻得模糊不清,且圓周線發生了彎曲。很明顯,此模在雕刻中出現了失誤。
江西銅幣廠光緒二十八年( 1902) 建於省城南昌德勝門外沙窩,二十九年三月十六日開鑄,三十二年十月底停鑄,歸併到江寧造幣廠。“江西省造·光緒元寶”是江西銅幣廠鑄造的主要品種,面值只有“當十”的一種,但是文字、圖案變化十分複雜,常被收藏與研究者稱為清代銅元中版別最豐富之一種。從四枚鋼模外貌反映出這些鋼模當時似乎都已被廢棄,但廢棄的原因各異。龍模和字模B 應是製造過程中受力過大發生局部崩裂,只得報廢。字模A 雖然雕刻水平上乘,但是字口雕刻局部不合脫模要求,上機後不久即出現咬銅問題,無奈卸下人為擊毀。
字模C 雖然總體上看似乎已完成大局,但實際上尚未進行最後熱處理工序,不能用於壓鑄銅元。該模或許是雕刻者技術還不夠熟練,雕刻未能符合要求。我們從這幾枚報廢的鋼模上,可以見到它們所映射出的歷史信息。
1清代江西銅幣廠內保管鋼模正用品與報廢品有別
這批清代銅元鋼模,都是江西省銅幣廠當時已經報廢的造幣模具。據筆者了解,另外還有幾枚江西省銅元鋼模被泉友收集保存,同樣也是該廠當時已經報廢的模具。至今罕見收集到該廠當時正用的銅元鋼模信息,說明清代江西銅幣廠對正用品與報廢品的保管有嚴格的區別。廠內對正用的銅元鋼模管理十分嚴格,或許停鑄後即被熔毀,而對報廢品的保管就比較鬆弛,有的僅作擊毀處理,所以歷經百餘年時代變遷,還能保留至今日。
2清銅元鋼模採用了直接人工手雕技術
這幾枚鋼模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當年江西銅幣廠鋼模製作採用的是純粹的人工手雕技術,無論龍模或字模,都是雕刻工匠手持鋼刀在直徑28mm 的模面上直接鑿刻出來的。當年鋼模製作技術尚屬起步,還沒有採用先進的雕刻祖模,再翻制母模、原模到工作模等一整套技術流程,這些鋼模既是初始雕刻模,又是工作模。
3窺視到清代國人雕刻銅元鋼模的真實狀況
清代鑄造銅元採用的鋼模,或許因銅元本身價值較低,大多由中國自己的能工巧匠自行雕刻,很少像開始鑄造銀元那樣特請國外雕刻大師。雖然巧匠未像大師那樣在雕刻的鋼模上留下姓名,但是後人在它們所遺的作品上,依然可以追蹤到他們技術的淵源和具備的水平。
清代銅元在光緒二十九年( 1903) 幾乎在全國各省全面開鑄,如此眾多的銅元鋼模由誰來完成? 考察字模A 的雕刻水平,似乎又見到魏晉碑刻,讓人折服其風格如此相通。中國的石碑、石刻、書版、青銅印章、工藝銅雕、金銀雕飾自古以來十分發達,歷朝歷代的好手比比皆是,很多技術是師徒相傳。銅元快速上馬,很難在短時期內重新培養專門鋼模雕刻人才,找到這些雕刻師將有可能觸類旁通。然而雕刻鋼模自有其不同於其它雕刻的特殊要求,需要那些巧匠們在技術上不斷琢磨。從字模A 就能看到,這位未留名的雕刻家,雕刻水平應該說絕對一流,但是在鋼模雕刻中如何讓字口更便於脫模,尚需在多次失敗中摸索。
比較三枚字模,不一定是同一人之作。風格上字模A 文字方正,顯得深刻、穩重( 圖6) 。字模B 文字圓潤,相對淺浮( 圖7) 。字模C 文字瘦長,纖細有餘( 圖8) 。“寶”字書寫有別,字模A 和字模B 書為缶寶,字模C 書為爾寶。滿文寫得也各有千秋,有的線條貫通有力,有的近似描繪勾勒,足見它們的確出自不同資歷的雕刻師之手。人工雕刻鋼模,費工又費時,不得已之下,造幣廠備有多位師傅操刀鑿刻鋼模,亦在情理之中。
4看清了當年手工製造鋼模的基本流程
這些鋼模高矮不等,粗細各異,正是當年手工生產為主的體現。鋼模自身顯示了它們的製造流程與方法。一是鋼模毛坯,是人工鍛打完成的,考察這些模體實物,實際上下部圓台體並不十分圓整,還留有少許鍛打的痕迹。再是經過車床加工,包括了整體粗車,以及上部近印面段的精車與打光。這幾枚鋼模的底面正中都有一凹芯,是車床加工時留下的對準頂芯。環繞中心是加工留下的同心圓車痕,下部圓台體亦僅做了粗車,與底面一樣車痕累累。從幾枚鋼模的上部圓柱體可以看出,幾何尺寸相對一致,並經過車床精車加工,光潔圓整,幾乎見不到車痕。可知上部圓柱體和印面部分,是要求車工所做的最精密部分。
接下來是雕刻印面。當鋼模基本成型後,就由雕刻師傅根據確定的圖樣或文字在印面上精心雕刻。印面雕刻完成後,鋼模圓柱體還要經過車床“車光”。最後還要進行熱處理。在鋼模雕刻工序全部完成之後,要做到在保證必要的韌性下,盡量提高印面的硬度,必須將印面部分作淬火處理。從字模C 與其餘三枚的外觀差異可知,除了如同字模C 那些不再上機使用的,凡真正要上機使用的鋼模,在手工雕刻完成以後,肯定要經過熱處理淬火。
5清代銅元有主動改版與被動改版之別
版別複雜與否主要取決於被動改版,銅元版別改變都與統治者、管理者的規範和要求有關,都是主動性的改變,可謂“主動改版”,某些改版在各省、各廠間幾乎是同步的; 然而因生產設備或技術遇到問題導致的銅元版別變化,是被動性的改變,可謂“被動改版”,各省、各廠就各有千秋了。實事告訴我們,清代凡規模較大,技術力量比較雄厚的造幣廠,銅元的被動改版就比較少,生產的銅元版別相對統一,反之就比較複雜。
“江西省造·光緒元寶”鋼模採用人工鍛打的毛坯,金屬內部分子結構不可能達到完全一致。最後的熱處理淬火,有的並沒有保證鋼模的耐衝壓性能。這些鋼模雖然投入了生產,但是它們的結構均衡性、硬度、韌度參差不齊,因此鋼模上機使用後崩裂現象經常出現。鋼模的不斷損壞與報廢,造成了必需反覆雕刻新模的局面。再則,該廠雕刻師傅的技能尚處邊琢磨邊工作狀態,技術水平良莠不齊,有的鋼模上機不久或出現咬銅,或壓痕淺浮,又頻頻增加了更換新模機率。
可見“江西省造·光緒元寶”所以被收藏與研究者稱其為銅元版別最豐富之品種,主要原因在於經常出現的鋼模被動改版。今日,隨着機械縮放技術的應用,電腦科技的發明,從三維立體石膏模、母模、原模到工作模均由機械雕刻完成,即便工作模有損,並不影響硬幣的版別變化,因此硬幣被動改版的幾率幾乎為零。鋼模製模技術的成熟,原始的鋼模直接手工雕刻技術已瀕臨失傳。2006 年,造幣鋼模手雕工藝已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