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時期民窯青花瓷鑒定特徵
明代的民窯青花經元末和洪武的成熟,逐漸擴大規模,奠定了藝術上的風格。
永樂則是把洪武形成的特色加以固化,一般來說,洪武,永樂和宣德的民窯青花從胎釉造型到青花紋飾都反映了粗獷的野性之美,和中後期的民窯青花相比獨具魅力。
永樂民窯青花瓷,時代收藏網認為具備以下幾點:
胎骨——燒成情況良好,偶見僵胎,胎色白或白中含灰。
釉層——厚潤,白中含青或淡卵青色,有些見細桔皮紋或開片。縮釉現象普遍,有縮釉點和縮釉線,分布於圏足上端和底面、碗心。砂底居多,碗心基本不見墊燒“澀圈”。
青花——和洪武相似,靛青色、灰黑或菁麗均有。青料積聚處有褐斑並表面下陷。有垂流和暈散。
紋飾——較洪武簡約,用筆流暢。碗壁主題紋飾大多為圖案性質、有松竹梅、束蓮、團菊、花果、結帶繡球、如意及人物、走獸、禽鳥等。
造型——以碗、盤、杯等日用器物為主。洪武早期流行的斜壁“涼棚式”碗已不見。具永樂特徵的是底足的處理方式。
底面基本為平面,略隆起,有旋削紋和細小乳突。
圈足增高,在1-1,5厘米之間。內牆等於甚至高於外牆。內牆和底面垂直,和底面交接處切削乾淨不留殘痕。洪武製品則內牆和底面大於90度如一斜坡,有殘存胎土。外牆下部輕刀斜削。圏足底面平切,較洪武製品寬,在0.2 ~ 0.5厘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