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訓大將軍的《江帆樓閣圖》鑒賞
展子虞《游春圖》
李思訓的怍品,流傳極稀少,宋徽宗時肆意搜求,僅得十七幅,其真跡到今天可以說已很難見到。
李思訓(651 -716年),字建,一作建景,唐朝宗室。玄宗李隆基時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子李昭道,官至太子中舍人,人稱“小李將軍”。“大小李將軍”的山水以格律嚴密、筆法端工遒穩、敷彩濃烈著稱,是傳統青綠山水的典範。具體而言,其畫山石還未發展到以皴法來表現,所謂“空勾無皴”,勾框之內填以大青大級,古艷典麗,極富裝飾美:山林樹法則已用交叉取勢,並有彼此顧盼之姿,葉法以雙勾夾葉為多,布疊多變,形式各異。
唐 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101.9*54cm
山水畫最早見於魏晉吋期,那時的山水只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作為獨立存在的畫在絹素上的山水,最早的實物是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這幅已具初步成熟成度的山水畫被譽為“唐畫之祖”,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便是在《游春圖》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熟的唐畫佳作。《江帆樓閣圖》據清代鑒藏家安岐稱,此作“傳經久遠,深透銷背”,確認是李氏真跡並加蓋了鑒藏印。此圖構圖闊遠,不畫江岸邊際,顯得煙水浩渺,境界寬廣。畫樹已有交叉取勢,其畫松針先一片片染以石綠,然後用花青描畫出松針,富有裝飾意味,與有勾無皴的山石、起伏均勻的水紋、精麗工緻的屋宇、圖案形狀的夾葉甚是相稱。
畫中人物,凡開相、衣褶、神態等,也較前人在山水畫中的安排搭布有提高,顯示了唐代山水畫的成熟水平。與隋代展子虔《游春圖》比,無論構圖及表現技巧上都有繼承和發展的跡象,其堂皇巧麗的風格,是我們了解唐代繪畫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