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錢幣改刻造假手段
改刻是偽造古錢的重要方法,一般都是將普通錢改刻成珍貴錢。如“齊法化”出土較多,偽造者用質地厚、氧化嚴重的“齊法化”,保留其首尾兩字,中間刻成“建邦長法”四字,於是“三字刀”就成為珍貴的“六字刀”了,這種偽刻的“六字刀”背面的銹色是很好。讓人以為是真的,但是正面刻字的地方一定會做一層銹,用來掩蓋刀刻的痕迹。
有的利用古錢上的流銅,如半兩、五銖的穿孔下或者是背面都常常有流銅,這是因為人工澆鑄的緣故,偽造者將這些流銅刻成星月或文字。西安就有改刻貨泉為大泉三十、中泉三十等等。也有偽造者將文字鏟去,例如將天國太平背聖寶的小平錢的“天國”二字鏟掉,成為橫讀“太平“背“聖寶”。我們作鑒定時幣上的星月、文字的位置正不正,仔細看有沒有刀痕,即使做了偽錢或包漿,但仔細觀察,仍能發現倪端。
銅質是很堅硬的,要在上面刻字不容易,於是有人就將普通古錢面文全部鏟去,然後在錢面上澆溶鉛錫摹刻珍貴錢幣,再敷上偽綉,這種錢的面、背的綉色不同,輕敲它,聲音也是暗啞的,與一般銅錢不同。
開元通寶
更有甚者是利用古銅鏡刻成錢幣。如象鏡背有“開元"字的開元銅境,偽者利用開元二字在鏡中央穿一方孔,就成了平背的開元通寶大錢。這種偽品一般在誘色、包裝上是看不出毛病的,象真品一樣,但是幣孔是新打成的,再結合唐代錢幣特點考慮,終能鑒定出真偽。
清代的雕母較難鑒定,因為清代距現在不遠,很多錢幣並未入過土,沒有銹色,仿製容易些,但是雕母銅質優良,文字俊美,色澤金黃,刀痕盡化,後人偽造要做到與真品一樣極難,即使用母錢加工,還是相差較遠,鑒定時候多方面注意,是可以分辨出真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