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測唐代銅鏡上的海獸是西域外來的獅子
推測唐代銅鏡上的海獸是西域外來的獅子唐代的海獸葡萄鏡,主題紋飾是“海獸”和葡萄。其中的“海獸”,面目猙獰,似馬非馬,似虎非虎。自宋代以來,人們對它的原型進行各種猜測,有人說它是“海馬”,有人說它是“狻猊”,有人乾脆稱之為“瑞獸”。
海獸葡萄鏡風格奇異
流行於唐代
在中國歷代銅鏡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莫過於戰國的山字鏡、漢代的四神規矩鏡和唐代的海獸葡萄鏡。這三種銅鏡的主題紋飾都非常奇特,學術界對其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一直爭論不休,至今沒有定論。在前兩期的《吉祥藝術》中,筆者已對四神規矩鏡和山字鏡的寓意提出自己的管見,現在來探討一下海獸葡萄鏡的未解之謎。
海獸葡萄鏡主要流行於唐高宗、武則天時期,以圓形為主,鏡體厚重,鏡背紋飾採用高浮雕工藝鑄造,造型生動,立體感強。主題紋飾分內外兩區,間以一周繩紋、連珠紋、幾何紋、凸弦紋等,或以一圈乳凸為鑒帶。內區紋飾多為姿態各異的“海獸”攀援逐戲於葡萄葉蔓之間,“海獸”數量不定,有四隻、五隻,也有六隻、七隻。外區紋飾多為鳥獸蜂蝶穿繞於葡萄藤蔓之間。鏡鈕一般為伏獸鈕,鏡緣紋飾有花瓣紋、垂雲紋等。這種圖案,與唐代以前的銅鏡傳統紋飾迥異,也與唐代其他銅鏡的紋飾風格有很大的不同。
海馬是指“蹈水不沒”的“龍馬”?
我們知道,歷代銅鏡上任何一種主題紋飾,都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海獸葡萄鏡中的“海獸”究竟是什麼動物?為什麼原產地不在中原的葡萄圖案會出現在銅鏡紋飾中?“海獸”和葡萄的組合有何寓意?可惜的是,雖然這種鏡子的存世量很大,但在唐代文獻中,卻鮮有記載,我們甚至連這種鏡子在當時的名稱也無從知曉。直到北宋末期,它的身影才出現在《宣和博古圖》中,該書稱這種鏡子為“海馬葡萄鏡”,表明宋人認為鏡中的“海獸”就是“海馬”。“海獸葡萄鏡”之名,則出自清代梁詩正等奉敕編修的《西清古鑒》。名稱的變化,表明清代學者不認為鏡中的“海獸”是“海馬”。除了這兩種名稱外,現代學者根據各自的考證,稱之為“瑞獸葡萄鏡”、“葡萄天馬鏡”、“葡萄鸞獸鏡”等。
“海馬”是何物?由於《宣和博古圖》的作者沒有作出說明,引起了後人的猜測。有學者認為,“海馬”很可能是指海外的馬,古傳青海有日行千里的“青海驄”,“海馬”有可能是這種“青海之馬”的簡稱。早年還有位德國學者認為,“海馬”是古代伊朗與祭祀有關的一種植物Haoma,後轉化變為“海馬”。按這種說法,“海馬”只是譯音,但為何把植物的名稱轉為動物的名稱呢?這一點難以解釋。筆者認為,宋人所說的“海馬”,並非指海外之馬,而是指古代傳說中“蹈水不沒”的“龍馬”,或指《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天馬”。《山海經·北次三經·馬成山》記載:“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叫。”到了漢代,這種馬演變成能上天入水的“龍馬”。《漢書·孔安國傳》稱:“龍馬者,天地之精……蹈水不沒。”敦煌遺書中的《祭馬文》則有“龍馬即天馬”之說。在唐代,還未見有“海馬”的記載,宋人所說的“海馬”,有可能是指“龍馬”。明清時期,“天馬”和“海馬”又演變成兩種神獸:“天馬”是能飛的馬;“海馬”是可奔馳在波濤中的馬。在明清時期皇家建築岔脊上的吉祥獸中,就有“天馬”和“海馬”的塑像。北京明清太廟的丹陛浮雕中,就塑有一匹穿行於波濤之中的“海馬”。
漢代已有西域國家進貢獅子
問題是,唐代銅鏡上的“海獸”,究竟是不是馬呢?從形態上看,它面目猙獰,似馬非馬,似虎非虎,很有可能不是國產動物。有學者認為,銅鏡上所雕刻的葡萄,是從西域引進之物,據說漢武帝時已從西域帶回葡萄,種於上林苑,視為奪珍。唐代與多國通商,對外貿易非常繁榮,葡萄的進口和種植更加普遍,成為老百姓也可以享受的美味水果,並躋身於吉祥物之列,進而出現在銅鏡上,成為流行一時的植物紋飾。與葡萄組合在一起的“海獸”,也應是源於海外之物,它面目猙獰,應為猛獸。而來自異域的猛獸,極有可能是獅子。
獅子,古稱“狻猊”。“狻猊”一詞,最早出現在《穆天子傳》,稱“狻猊”可日走五百里。中國的辭書之祖《爾雅·釋獸》記載:“狻猊如彪貓,食虎豹。”自漢代西域進貢獅子後,人們便認為“狻猊”就是獅子。晉郭璞注釋《爾雅》“狻猊”條稱:“即獅子也,出西域。”但後來人們又認為“狻猊”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九子之一,只是形似獅子,並非同一種動物。
海獸葡萄鏡上的“海獸”,雖然形態各異,但均為頭部大而圓的動物形象,在異域猛獸中,唯有獅子與之相似。《西清古鑒》稱之為“海獸”,其含義並非說它是海中所產之物,“海”字是表達中國古代的一種地域觀念。
“海獸”和“葡萄”組合寓意吉祥
如果銅鏡中的“海獸”是獅子,那麼為什麼人們要把獅子和葡萄的圖案組合在一起?這兩種東西的組合有何寓意呢?在中國古代吉祥圖案中,把兩種或多種風馬牛不相及的物體組合在一起是常有之事,如貓、蝶、牡丹的組合,其寓意是“富貴耄耋”,因“貓”與“耄”、“蝶”與“耋”諧音,牡丹象徵富貴。自從獅子來到中國後,很快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瑞獸,經常塑其像以鎮宅驅邪。銅鏡能反射光線,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銅鏡有辟邪的功能,把獅子的兇猛形象雕刻在銅鏡上,便認為其辟邪的威力倍增。葡萄具有顆粒繁多的特點,和石榴一樣,有多子的寓意,而貫穿在葡萄果實之間那些長長的枝條藤蔓,無疑是子孫繁衍不絕的象徵。
至於其他紋飾,也各有其象徵意義。如間隔內外區的一圈乳凸,以數量暗示年齡,乳凸數量,一般都在70顆以上,比喻“人生七十古來稀”。這種鏡子,常用於賀壽。鑒帶如為連珠紋,則寓意福運接連不斷。外區的禽鳥蜂蝶草蟲紋飾,也有豐富的吉祥內涵。禽鳥可視為鸞鳥,它是古代神話傳說中類似鳳凰的一種神鳥。《山海經》記載:“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又說:“有五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有鸞鳥自歌,鳳鳥自舞。”《左傳》引用卦辭說:“鳳凰于飛,和鳴鏘鏘。”由此產生了“鸞鳳和鳴”的成語,成為祝賀夫妻和諧的吉祥語。“蜂”與“封”諧音,寓意“封侯”、“封官”。“蝶”與“耋”諧音,寓意長壽。另外,古有“宿鳥對鳴蟲”之句,銅鏡上的鳥蟲,有獲得功名的寓意。就連鏡緣上的花紋和垂雲紋,也有其吉祥內涵,花紋代表富貴,垂雲紋代表吉祥如意。
可見唐代的海獸葡萄鏡,既有濃厚的異域色彩,又有豐富的傳統文化意味,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它集各種吉祥物於一體,寄託着人們對平安、幸福、富貴、功名、長壽、多子多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