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繡花鳥屏風也以114萬的價格交易成功
廣繡花鳥屏風也以114萬的價格交易成功今年3月,一件“清乾隆 廣繡花鳥屏風”以115萬元人民幣成交。
這一件拍品成為了廣綉歷年拍賣成交價格最高的一件。隨着市場的關注以及廣州首推的兩條非遺旅遊專線,廣綉這門獨具特色的手工技藝價值重新得到了發掘。廣州 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古董珍玩部總經理周沐沄稱“古代廣綉作品在收藏市場的份額仍然很小,有好的作品仍不缺乏市場號召力。”
在近日廣州首推的兩條非遺旅遊專線中,其中一條便包括廣綉,廣綉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終於逐漸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中。這是繼去年成立的“廣東首個民間刺繡研究院”之後,又一讓廣繡得到關注的事件。市民可以一邊搭乘專線,一邊欣賞廣繡的藝術魅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華藝國際春拍的“古董珍玩-瓷器·玉器·工藝品”專場中,一件“清乾隆 廣繡花鳥屏風”以115萬元人民幣交易成交,這一件拍品成為了廣綉歷年拍賣成交價格最高的一件。
出現高成交價有它的特殊性,“此屏風出身顯赫,為歐洲貴族舊藏,四塊屏風體量碩大,所綉圖案各異並保存完好,存世量極少,憑地方特色濃厚的特點,備受本地古董收藏家認可。”
也有行內人士表示,隨着有關部門的重視以及民間力量的推動,廣繡的價值將被持續深挖。“因收藏群體的壯大,將陸續使得曾經不被重視的藝術門類的市場價值逐漸被挖掘。”
但周沐沄則表示,古代廣綉作品在收藏市場的份額仍然很小,有好的作品仍不缺乏市場號召力。但精品難覓,大多數已被國有機構所藏,或仍在海外未受收藏界重 視。對此,他呼籲“國有機構配合社會需求加大廣繡的推廣展覽,假以時日應為繼廣彩、石灣陶等廣東的代表性工藝後,又一顆璀璨明珠在南粵大地發光發 熱。”
西漢時廣州刺繡生產已有相當規模
與其他四大名綉一樣,廣繡的起源也是來自於女性閨閣之技。
關於廣繡的歷史淵源,學界似乎存在分歧。在廣州發掘的南越王墓中,數量眾多的絲織品中的刺繡,表明了西漢時期廣州本地的刺繡生產已有相當規模。也有學者認為這是迄今有關廣綉發現年代最早的考古資料。
但從有文獻可以考證的歷史則在唐代,唐人蘇鶚《杜陽雜編》記載道,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於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綉《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髮。由此可知,唐代南海郡(今廣州)已有技藝精湛的綉女。因此,又有一部分學者常以唐代作為廣綉有確切紀年之始。
到了宋代,民間日常已廣泛應用刺繡品,其中的欣賞品的工藝日臻成熟。廣州也逐漸成為全國最大且唯一官營外貿港口。
明代時廣綉之名傳至歐洲
據資料顯示,明代時,廣綉就開始得到外國人的認同。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得到國王厚賞,廣綉之名遂傳至歐洲,綉品從此輸出國外。
後來,廣綉開闢了對外貿易活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倡導成立英國刺繡同業公會,按廣綉作坊形式組織英王室綉庄,工人也是學廣綉招收“男工”,王室 綉庄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加工綉制貴族服飾;英王查理一世倡導讓廣綉藝術傳播英倫三島,並動員國人種桑養蠶,當時廣綉被西方學者稱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 物”,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藏有廣綉。
清末民初廣府地區有女工12萬人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廣綉業的繁榮時期,也是廣綉出口貿易的全盛時期。廣綉開始從民間小作坊的小批量生產逐漸向商品化大規模生產發展。乾隆年間廣綉業已成行成市,綉坊、綉庄多達50家。
清末明初,男工多達 3000 人,女工在整個廣府地區更有12 萬。舊社會廣綉專業技藝傳男不傳女,行業內俗稱男工為“花佬”。當時花佬負責綉品圖案 紋樣等最重要的部分,而女工只負責一些簡單圖樣。隨着名畫家陸續參與廣綉設計,使技藝更有發展,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廣東省工藝局聘畫家高劍父 任賓華藝術學校校長時,設繪畫、刺繡、雕刻等習藝班,其紅顏知己宋銘黃則任刺繡班教師。
但是,社會的動蕩變化,極大地影響着廣綉技藝的 發展。對廣綉第一次比較大的衝擊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廣州淪陷前,本來還有 1000 多人在廣綉行業,但到了抗日戰爭結束後,仍然堅持的只剩下幾十人了。 解放戰爭時期,這一行業再次進入低谷。 直到1955年,廣州市組建了第一個廣綉合作社——刺繡供銷生產合作社(後更名為新滘刺繡社),走上了合作化之 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廣綉卻一度停產
上世紀六十年代,廣綉再 度興旺。當時從業人員達數千人,產品供不應求。但遭遇“文革”,廣綉就突然斷層了。改革開放後,廣綉在市場上與機器綉品無法抗衡,老師父因“文革”斷層多 數退休,而新生一代又鮮有意願繼承。到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廣綉更一度停產,幾乎成了絕藝。近年來,這樣的境況似乎有了變化。2003 年,轉制 成功的廣州綉品工藝廠(前身為新滘刺繡社)請許熾光、梁桂開等老廣綉大師回來帶徒授藝,這項技藝又逐漸恢復。在浮沉多年後,廣綉對於傳承更加重視。但是清 朝和民國時很多傳統的、精美的工藝和針法,在現代的綉品中已經逐漸失傳,傳統工藝在市場化條件下發展較為艱難。所以,廣繡的復興,還要走過一段頗為艱難漫 長的路。
小欖刺繡成為廣綉獨特分支
從清中葉開始,因刺繡生產已實行簡單的協作分工,中山小欖鄉中出現了不少家庭作坊 及刺繡工場,如太史第綉坊、欖溪綉坊、大欖綉坊、凈意庵綉坊等。當時在廣州十三行經營蠶絲及刺繡的,有不少是小欖商人,他們在家鄉設坊生產,綉品按市場需 要或客戶來樣,由綉坊師父上稿後發外加工,集中送回廣州銷售,當時小欖綉品已享有盛譽,成為廣府刺繡獨具特色的分支之一。
二十世紀五十 年代中後期,小欖刺繡出現了一個黃金髮展時期。1958年1月,小欖永寧鄉率先將各綉社和散落民間的綉女組織起來,開辦了“永寧繡花社”,產品主要是日本 背巾、和服以及披巾、被面、枕套等傳統綉品,以出口為主。後來原城區內的“欖溪綉坊”改名為“小欖刺繡工藝廠”,有綉工130多人,產品經廣州絲綢進出口 公司和廣東抽紗公司出口國外。
廣綉講究“隨類賦彩”
廣綉,全國四大名綉之一,歷史上指的是廣府地區的刺繡品,包括手工刺繡字畫、刺繡戲服、珠綉等。
廣綉最大的特點就是布局滿,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樹根等補充,顯得熱鬧而緊湊。
但是其過於飽滿的構圖,例如百鳥朝鳳中有母雞和大小 猴出現,各種動物雜燴一堂,被詬病近俗,難登大雅之堂。實際上,俗,多指的是這類構圖設計,與高度發展的技法無關。而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也是廣 繡的一大特色。
廣繡的色彩主要分為兩類:“威彩”以較飽滿的色彩為主調;“淡彩’以三間色為主調。色彩根據刺繡品種而定。
在藝術處理上,廣綉講究“隨類賦彩”,注重寫實,着重表現物體的本色,不注重研究色與光的變化。紅是紅,綠是綠,很少複色變化。而在自然界中,物體色彩由於受光線的支配、環境的影響,是千變萬化的。光與色處理上的缺陷,也限制了廣綉藝術水準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