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的看家本領 鑒定古董與書畫的高手
啟功的看家本領 鑒定古董與書畫的高手啟功曾不止一次地說:“無論是書法、繪畫,我自己覺得最拿手的只有一項,那就是看古董與鑒定書畫真偽。”將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排除在最拿手的鑒定古董和書畫真偽之外,在筆者觀之,除了出於謙遜,或許兩者相比,其鑒定古董和書畫更勝一籌 ——只不過人們對他的鑒定之功沒有像對他的書法、繪畫造詣有更多的了解和認可罷了。
自然,啟功說“自己覺得最拿手的只有一項,那就是看古董、鑒定書畫真偽”,那絕不是空穴來風。就拿他鑒定書畫真偽來說,其“看家本領”自得益於其“看多熟記了、比較有別了、實踐領悟了”。對於涉足收藏的人來說,欲收藏真品,一個基本的前提就必須對收藏的對象有較為全面透徹的了解,這也就是為什麼眾多收藏行家希望初涉者要多去博物館看收藏標本、多看國內一些大 型拍賣會的展品、多參觀大收藏家們的收藏精品,以至對收藏瓷器的藏友提出多看看相關的瓷片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真品看多了,了解全面了,記憶深刻了,於是,當一些真偽藏品混雜在一起時,便立馬能夠精準定位。
啟功因從小就跟隨著名書畫家吳鏡汀等人學畫,經常臨古畫或隨幾位老先生逛故宮看古畫,按他的話說,“看過的書畫數以十萬計,見過的東西絕對超過任何古人”。而尤其是“在臨摹或觀看過程 中,老先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評論館內藏畫,這是真的,那是假的;這幅為什麼真,那幅問什麼假。”耳濡目染間,日積月累中,自讓他懂得並熟記了許多鑒定古畫的 知識。“腹有詩書氣自華”,隨着鑒定古書畫知識的不斷積累,啟功左右逢源、舉一反三鑒定古書畫水平的日臻提升,當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
收藏需要熟記有關鑒定知識,這是因為有時鑒定一件藏品的真偽,需要通過比較來甄別,而比較就得有依據,就得據理力“甄”。“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哪怕 仿得再好的藏品,都會有不經意造成的破綻和不懂行招致的缺憾,且永遠逃不過鑒定行家的“火眼金睛”——經過比較,藏家調動起爛熟於心的鑒定知識,真偽藏品 的高低、優劣就完全呈現在他們面前。
啟功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總結說:“鑒定古書畫要從用筆、落墨、構圖、造型、立意以及詩、書、印的運用和 紙質、墨料以及作者的習慣、風格等去辨別。每一次鑒定,腦子裡都會跳出許多同類作品與之比較。”他還舉例說,“比如唐宋用麻紙,明朝也有用琉球紙、日本洋 紙的。但有的人用古紙作畫以假亂真,有的人甚至將古畫上的上款、下款、鈐印分開來,然後巧妙地進行臨摹補畫。僅從款、印分析,確實出於名家之手,豈料又是 偽作?”是啊,儘管中國書畫歷史悠久,“各家各派各有特色,且摹本與真跡往往奇詭萬狀”,但這並未能難住滿腹經綸的啟功——“運用腦髓,放出眼光”,一番 比較甄別,真相就在其眼前了。
鑒定難,不僅因為有些藏品年代久了,各朝各代都有仿品,也還因為有些冷門的東西少有同類的參照物,這就要求我 們必須在不斷積累、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去不斷地領悟。也就是說,我們要不斷拓寬鑒定的眼界和途徑,在另闢蹊徑中去發現新的線索,在綜合研判中去實現完勝。啟 功說過,對於贗品“只要有敏銳的眼光眼力,對字畫所提供的相關線索和資料進行考證,再加上相應的藝術實踐和一定的領悟能力就能捕捉到它。”啟功之言,當是 他的經驗之談。因為他有對古代書畫豐贍的鑒賞積累,有自己躬身書畫藝術創作的深厚修養,又能勤於和精於從“字畫所提供的相關線索和資料進行考證”,故而其 獨特而敏銳的眼光、觸類旁通的領悟能力,自令啟功在古書畫鑒定中所向披靡、長驅直入。曾有一次,有位文物工作者拿了一幅據稱是朱熹的書法手卷請他鑒定,啟 功一看落款就說:“一個還穿着開襠褲的小孩兒,能寫出手卷嗎?”或許,這幅手卷的書法寫得不錯,以至令這位文物工作者也深信無疑,可啟功一言幽默的調侃, 答案自在其中。啟功抓住作偽細節予以否定,不就是其深湛洞察力的體現嗎?
鑒定,也是一門科學。啟功的“看家本領”終究啟示涉足收藏的我們:不學習光實踐不行,不積累光佔有不行,不領悟要提升不行。否則,搞收藏必然被騙得很慘,會輸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