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痴迷玉——上有所好 下必流行
乾隆痴迷玉——上有所好 下必流行 乾隆時期的玉器生產和工藝非常發達,從乾隆24年(1759年)至嘉慶18年(1803年)為玉器生產的鼎盛時期。
由於乾隆對玉的痴愛,在玉器生產和收藏上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當時玉器在紫禁城中無處不在,包括生活用品、裝飾品。在各個宮殿的多寶格陳設的藝術品中,玉器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乾隆把最愛的珍貴玉器,收藏在百什件的盒子里。百什件共分為九層,每層有若干個抽屜,抽屜中的每件玉器都有它專用的小格子,格子形狀與玉器完全吻合。乾隆還為他的兒子——後來的嘉慶皇帝起名叫顒琰,琰是美玉的名字;永琰的十六個兄弟也都以美玉的名字命名,乾隆自己則被後人稱為“玉痴”。
乾隆愛把玩古玉,對遠古和前朝的玉器很是喜愛和推崇,以至於乾隆時期的玉器仿古很是盛行。仿古玉器多是仿古代青銅器的造型,器底篆刻有“大清乾隆仿古”、“乾隆仿古”。但並不是全部照搬青銅器原樣,而是依據玉石材料和玉器工藝技術特點,選擇適宜的造型紋樣而製成。因此,玉器器皿仿古,是在繼承古代器皿造型的基礎上,運用琢玉工藝技術,變化出新的藝術品。
除了仿古玉,時作玉的創作也是當時的一大主流。乾隆時期的時作玉器的工藝繁複紛紜、形制多樣,圖案做工極其豐富多彩。有的裝飾單純、雕工簡練、精於光工,充分地展示了玉材所特有的溫潤熒晶的質地美;還有的崇尚精雕細刻,着重表現碾琢技巧,圖案造型華麗繁縟。其中以清宮薄胎玉器最具特色。
薄胎玉器當時名為“痕”玉,“痕”即“痕都斯坦”,也稱“溫都斯坦”。“痕都斯坦”是地名,大約在今克什米爾地區。此地區製作玉器盤、碗、盒,多將胎體磨得很薄,乾隆見到後,對這種工藝發生了興趣。乾隆16年至24年間引入,乾隆有贊“痕玉”詩30餘首,稱此玉器“瑩薄如紙”。從此變為了中國玉器器皿的一種常見風格。其實在清以前也有薄胎作品,但在清代最多,工藝技術吸收了“痕玉”的特點,才形成專稱。
在首都博物館收藏的“痕器”中,白玉蕃蓮佛像紋碗、白玉蕃蓮紋碗均是造辦處仿製的“痕器”。白玉蕃蓮佛像紋碗,外壁琢兩組紋飾,一組為曲瓣蕃蓮紋,一組為蕃蓮紋圍繞的坐佛,碗足飾舒展的圓瓣形蕃蓮紋,玉色潤嫩,質地細膩,器薄胎透,花葉布局疏密有致。白玉蕃蓮紋碗,一對,取自同一塊玉料,採用掏料法,將玉料掏成兩個很薄的碗坯,再兩面對琢,碗壁薄僅1公釐,仿銀器的錘鏨效果,花紋內凹外凸。
“痕器”主體圖案多為西蕃蓮、菊瓣紋,少乏創意和變化。其繁縟、細膩,迎合了乾隆盛世百工去朴尚華的風氣。
乾隆時,每年至少有4千斤左右的玉石從新疆和田送到京城,有時還能達到1萬多斤,充足的玉料滿足了當時制玉的需要。當時宮廷的玉器主要來自紫禁城養心殿的造辦處或民間比較着名的制玉坊。民間以揚州制玉的雕工最為精巧極致。其中最為著名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在揚州用了6年時間雕琢而成,從石料運輸到製作完成歷時十年,耗數十萬人 工,所費銀兩無法計算。運回京城後一直安放在紫禁城的樂壽宮。
上之所好,下必流行。藏玉賞玉在乾隆時成為一種時尚,玉器成為當時文人雅士把玩、收藏的一個主流。乾隆對玉的痴迷,造就了中國玉器工藝的又一個高峰,給我們後世留下了數量巨大的藝術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