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億交易額的張大千是收藏市場的強心劑
6.9億交易額的張大千是收藏市場的強心劑16年春拍,歷經兩天鏖戰,香港蘇富比書畫拍賣終於落下帷幕。4月5日於香港會展中心內呈現的首個夜場——“庸禮居珍藏”以近1.3億港元獲得理想的總成交額,成交率高達92.4%。而另外一個日場的書畫拍賣從早上十點一直進行到下午六點,總成交額達5.6億港元,成交率亦超過九成。兩個專場成交共計超6.9億港元。其中張大千的《桃源圖》更是以2.7億港元的高價刷新了張大千世界拍賣紀錄,購藏者為上海藏家劉益謙。消息一出就在第一時間刷爆朋友圈。在藝術市場行情十分低迷的當下,本季蘇富比書畫成績不僅堪稱完美,而且對市場的提振作用不可謂不大。
中國書畫首開夜場,庸禮居背後的“蘇富比個性”
“夜場”概念,往往意味着拍賣行將最好或者價值最高的作品集結於呈現。然而對於蘇富比中國書畫部門而言,高價的作品並沒有較多的出現在這個夜場里。總成交雖然較之前的估價翻了三倍有餘,但不足1.3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尚不及張大千《桃源圖》之一半。整個夜場中僅有一幅過千萬的作品亦來自張大千。
幾乎歷經蘇富比六年總計十一季的書畫拍賣,長期以來只做一個專場,集中於一整天,數量約在300多件。還記得2011年,蘇富比在自己的新聞稿里是這麼宣傳的:書畫部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360件,可見已達歷史峰值。本季一共呈現320多件,此規模無論與另一家國際拍行佳士得相比,又或是與內地嘉德、保利相較要少許多。蘇富比亞洲區執行總裁程壽康在回憶起他剛接管香港蘇富比曾說過,“蘇富比十幾個人的團隊(8年前),並不比幾百人的律所好管理。因為這裡做藝術的人個個都很有個性。”中國書畫部的主管張超群顯然是其中最有個性的人之一,蘇富比員工戲稱他是位“極簡”主義者,最替公司節省開支。首先是布展簡單,搭好白牆,掛上就好;如果是手卷、冊頁,放張桌子壓個透明材料即可。與旁邊的現當代藝術專場精心雕琢、豪華設計的布展比起來,中國書畫展示顯得落寞許多。印書永遠也就是一本,甚至連縮印本都沒有。甚至中國書畫部門的員工也較其他部門少。張超群解釋低調宣傳的理由為: “看畫就好!”對於這樣一位低調的主管首開了夜場本就是一件新鮮事。亦可見其對於“庸禮居”收藏的肯定。
張超群曾於2013年蘇富比四十周年慶時對雅昌記者說:“拍賣公司是一個商業機構,當然東西拍得越貴越好。我曾經以一個局外人來看蘇富比的拍賣,看他們的圖錄和預展。我發覺他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尋求到一個平衡的關係。從一個很純粹的商業性裡邊擠出一個空間,已經不僅僅是赤裸裸的買賣,而經營的是藝術品!當我有機會加入進來的時候,自己也考慮到這個部門不是一個徹底的商業化的部門,還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在裡邊,建立起比較鮮明的審美風格。如果現在放一個蘇富比的拍賣目錄,另外再放二十本其他的圖錄,我相信絕大部分人會明顯感受到蘇富比的個性。”但當時並未能將張超群口中的‘蘇富比個性’對號入座。這次呈現“庸禮居專場”張超群再次強調 :“價錢越貴自然給予公司利潤彙報也越高,更有利於宣傳鼓噪。但在我們眼中,有時候好的東西不一定跟經濟價值完全成正比,尤其是一些文人趣味的東西。他認為‘庸禮居’主人的着眼點往往跟中國文化是連在一起的,其口味也與蘇富比一直標榜和堅持的宗旨是非常接近的。‘庸禮居’主人是蘇富比公司很長期很忠誠的客人,只要是來自拍場的估計99%都是從蘇富比裡面出來的。誇張地說其作品甚至等同於蘇富比中國書畫部在過去二十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就像是我們的一個剪影”。張超群不認為一個夜場一定要賣3000萬、5000萬的東西才算是夜場。“我們有必要把這個觀念改過來:好的東西、有整體貫穿歷史文化效果的東西為什麼不能放置在夜場呢?如果我們認同夜場很重要的,而且裡面有重要的高水準作品,我不覺得一定要用一個3000萬或5000萬的商業價值去體現。”